门前柳

雨丝丝下着。走在单位门前的甬道上,迎面撞见马景明副所长和一个女人小声争吵的一幕,杜丽一时尴尬万分。
  那女人四十多岁的样子,一身装扮透着洋气,气质出众,只是脸色铁青。马景明解释着什么,黑白相间的厚发被雨淋湿了,有一绺耷拉在额前,两道粗眉拧在了一起,很激动。两人站在茂密的柳树下,并不是很合拍地交锋着。杜丽不知是否应该打招呼,临了,下意识冲马景明点下头,然后快速地闪进了文物所的灰色小楼。
  身为大学毕业生,杜丽来文物所实习已有半年,但仍难以看得懂这里的每个人。比如说,所长精于世道,热衷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业务上,却矗不起半点尊严。副所长马景明,专业水平一流,习惯自谦是副所长。两人平时少有交流,交流就难免唇枪舌战。其他人呢,也常一副神秘莫测的状态。
  更让杜丽好奇的是,有几次她正填写文物卡片,不经意抬头,却发现马景明出神地凝望门前的柳树。一次两次倒也罢了,关键是它成为马景明每天的必修课。柳树是这座城市的特色之一,文物所门前甬道上种植着两排柳树,许是营养不一,高矮疏密参差不齐,唯有门前这棵冠高枝繁,鹤立鸡群。
  其实揭开谜底,说容易也容易。
  一天下午,气温很炎热,杜丽撑着伞上班,远远看见马景明拿着水管给柳树浇水。马景明的鞋子已经湿了,可他好像乐此不疲。杜丽问他为何如此偏爱柳树,马景明阳光般笑了,告诉杜丽,他是满族人,满族人都崇拜柳树。“怎么,这风俗你不知道?”马景明似有责怪。
  事后,杜丽查资料,才知女真时流传着一个故事:明辽东总兵李成梁接皇上圣旨缉捕脚上长有七颗红痣的未来天子,苦寻半年未果,在其帐下当差的努尔哈赤给他洗脚时,无意透露自己脚上长有七颗红痣,李成梁惊觉天子原来就在身边,遂准备把他解送京师领赏。爱妾梨花得知真情,偷出青马让努尔哈赤逃往长白山,自己用一袭白绫吊死在柳树下。此后,每年黄米熟了时,满族人会在门前插上柳枝,以示对拯救祖先努尔哈赤的梨花夫人的敬意。
  杜丽对马景明的习惯不稀奇了。有几次马景明拾掇柳树,杜丽还给马景明帮忙。两人聊起满族历史,杜丽常能旁征博引。马景明这才认真起来,很欣慰地夸奖杜丽说:“我们搞文物研究的,就该多掌握一些知识,这有助于提高鉴赏水平。”有次两人聊得高兴时,所长夹个包从外面回来,见此情景,翻了个白眼,大步流星走进文物所。杜丽下意识地捂嘴。
  没多久,所长果然找杜丽谈话,明确告诉杜丽,要注意掌握上下级分寸,不要因小失大,更不要惹出闲话。杜丽想分辩,见所长脸上全是乌云,索性放弃了。夜晚睡梦里,高大的马景明微笑着站在她面前,他的笑让人温暖,让人开心。杜丽几次失眠。
  杜丽全然把警告抛在脑后。食堂吃饭,她喜欢坐在马景明身边。马景明来晚了,她会早早把他的饭打好了。如果菜凉了,她会叮嘱师傅回勺加热。马景明出差,杜丽会百倍上心照应柳树。等马景明回来,她兴奋地指给他看。有时马景明讲解文物鉴定,听着听着,杜丽的眼睛就锁在马景明脸上了,半天才醒过神儿来。
  冬至那天,马景明感冒了。他让杜丽离他远点儿,怕传染。杜丽不在乎,可马景明很认真。他是给自己找借口,与杜丽保持距离。
  杜丽失魂丢魄时,发现那个女人又不期而至,马景明也如约和她在门前见面。从木格窗子望出去,杜丽感觉马景明像一棵垂暮的柳树,那个女人像他的敌人,随时有把他吞噬下去的危险。
  杜丽病了,高烧让她迷糊,很长一段时间才上班。她原以为,马景明会去看望她,哪怕给她打个电话呢。可他没有,他像消失了一样。走到单位,马景明正在梧桐树下徘徊。让杜丽惊讶的是,那棵柳树砍掉了,甬道上的柳树都砍掉了。
  忍了几忍,杜丽终于没忍住。她问马景明怎么回事。马景明似乎一夜间苍老了许多,两鬓的头发更白了。她告诉杜丽,新上任的市长决策将柳树换为梧桐和刺槐,这座城市的柳树从此要退出舞台。
  杜丽看着马景明不说话。半天,终于鼓起勇气要说点什么。马景明却用手制止:“我不想重复过去……”
  大雪不期而然地飘落,准备离开文物所的杜丽站在门前,看着木格窗后倏忽闪过的马景明,突然感觉心尖很疼很疼。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