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躲雨客

一个流窜作案的抢劫杀人凶徒,携枪逃至蛤蟆湾遇到暴雨。溜进老林家躲雨时,因其破例使用手机,行踪被公安机关用技术手段侦获。县公安局随即派警察前往五十公里外的蛤蟆湾抓捕,警车却因桥梁被山洪冲毁而隔在途中。

  蛤蟆湾地处深山老林,歹徒若溜掉,将再度从警方视野中消失。县公安局电告正在蛤蟆湾执行其他任务的警察小卞:在当地治保主任配合下,对歹徒近距离监控。然而,小卞和治保主任近期都曾在电视上露过面,有可能被歹徒识破,怎么办?

  眼见快中午了,老林打算留在家躲雨的客人吃午饭。他打着伞到菜地去拔菜。

  刚出院门不远,突然从树丛后闪出两个“黑雨衣”。不由分说把他拖到了树丛后。

  老林以为遇到劫匪了,可定神一看,其中一个“黑雨衣”是治保主任、自己的表弟。表弟压低嗓门,向他介绍另一个“黑雨衣”——县公安局警察小卞。

  小卞掏出张“通缉令”,指着上面的男子照片说:“这个身负五条人命的持枪歹徒,现在是不是在你家躲雨?”

  老林看过照片直皱眉头。因为在他家躲雨的有三个人。这场暴雨刚开始下,就有一个男子到家躲雨,说是途经此地到普度寺进香的。随后又有一男一女到家躲雨,说他们是一起到这里来寻一味草药的。两个男子的年龄、长相,都和通缉犯相仿,因此老林直皱眉头。

  小卞说:“在你家用过手机的就是通缉犯!”

  老林说:“到我家后,两个男人都用过手机。”

  小卞揣摩再三,要老林回家把三个人都稳住、拖住,在抓捕警察赶来之前,绝不能让他们离开!

  尽管老林早年当过兵,但还是有些底气不足:他已年过六十,儿子、媳妇在外打工,眼下只有他和八岁的孙女在家……

  小卞把一个微型电警棍交给老林:“万一出现不测,你就用电警棍捅,两分钟之内对方不会有反抗能力。那时候我们就会冲进院门。”

  老林心里还是没谱:“用电警棍捅哪一个?”

  表弟急了:“通缉令通缉的是个单身男子!再这样磨蹭下去,歹徒不起疑心才怪!”

  家里有个亡命徒,老林放心不下正做作业的孙女,因此不再追问了,将电警棍装进衣兜,匆匆到菜地去拔菜。

  回到家,见进香男子在客房闭目打坐、采药男女在一旁窃窃私语,孙女还在套间里做作业,老林悬着的心才放下了。

  他返回客房,边择菜边和进香男子“闲聊”:“以前,你可到过普度寺?”

  进香男子睁开眼,说自己是佛教徒,每年的这一天,都要步行二三十里到普度寺进香朝拜:“今天是阴历四月初八,佛祖的生日呀!”

  采药男子插话进来:“什么佛祖,不就是堆烂泥巴糊的塑像嘛!翻山越岭几十里来朝拜,值吗?”

  进香男子有几分恼:“人可以不信神灵不信教,但心里不能没有敬畏。”

  采药男子把嘴往耳边咧了又咧:“敬畏?咱不懂!”

  进香男子站起来踱向窗口,独自叹道:“如杲世人都是这样,社会就从根基上动摇了。”

  窗外己风停雨歇,进香男子转身向老林告辞。采药男女见状也提起了行装,都执意要离开。

  眼见“拖住”这三个人不可能了,老林紧张起来:他家住在村口,孤独独的一院房子;一出院门,两边不远就是莽莽苍苍的山林。除非现在动手,否则,歹徒可轻而易举地溜掉。可是,哪个是歹徒?若是用电警棍捅错了人,歹徒掏出枪来……

  老林尾随三个人,送客到院门口时,悄悄从衣兜里掏出电警棍,对着采药男子的后背就是一家伙!

  采药男子一头栽倒在地,另外两人尖叫一声,都惊呆了。尽管采药男子四肢瘫软,但还是挣扎着往腰间摸。

  小卞和表弟闻声扑过来,从采药男子腰间搜出一支手枪。

  事后才知道,那女子是歹徒潜逃后期才勾搭上的情妇,警方并不晓得。

  事后表弟还纳闷,问老林:“你是怎么辨出歹徒的?”

  退休前为山村教师的老林,说自己不过是瞎猫碰到了死老鼠:“情急之下我突然心血来潮,认为没有信仰没有敬畏的人,最有可能是歹徒。”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