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辽河打了二柱子一眼,道,这小子属茶壶的!二柱子私下问师兄何意。师兄把茶壶坐在炉子上,不肖一袋烟的工夫,白水开始咕嘟嘟翻滚,茶壶嘴吱吱叫了起来。师兄道,瞅着没?就是嘴儿好,你一片嘴皮子,抵得上俺师兄弟干半年,说明师傅火眼金睛,参透了了你的肺腑。
晚上唱戏时,大辽河指派二柱子道,今儿起,你拿单。单就是戏单,一般为红绸子或者硬纸片。蹦蹦开场打通后,拿单艺人拿戏单请观众点戏。一般唱屯场的份子钱固定,额外点戏另有赏钱,点的戏越多赏钱越多,拿单的艺人多嘴皮子溜,眼睛贼,能言善辩机灵聪明见风使舵,能从人群中选出点戏的人。
大爷,请您老点戏!戏单呈送到点戏者面前,在接戏单或者犹豫时,拿单的艺人会见缝插针,摇动三寸不烂之舌,或者介绍一出新戏,或者推介某个艺人。相当于现在的广告,此等作用不可小觑。三言两语沟通引导,待点戏者确定戏名,又适时夸赞好眼光。等待一出戏唱罢,戏单依然端在点戏者面前,如果此人不再继续点戏了,就说一句“上让”或者“下让”,戏单传递到其他人手里。二柱子眼贼腿勤手快,台上台下往来奔忙,拿单艺人冲台上喊道,冯老爷子先生点《才子会》,后面艺人回应,知道了。客人如果给了赏钱,二柱子冲后台道,冯老爷子赏银元一块。后台艺人回应一声,谢!
艺人一般都不得罪拿单的艺人,拿单的艺人不在一线表演,但是在宣传推介的前沿。在彩桌子后面的艺人,如果没有人点戏只有压板凳了。艺人都希望走上舞台,尤其是被百姓点名道姓,然后要求唱某一出戏。舞台艺人体现价值所在。二柱子一会儿喊张大爷点《盘道》,一会儿喊王大爷点《英雄会》。艺人表演的时候,二柱子坐在台下听戏。二柱子不仅满足了观众,而且对艺人们也公正。艺人都夸赞二柱子心眼正。
某次,辽东的艺人大金牙唱罢,二柱子把戏单交给小清河,说请师兄帮忙拿单,小清河也没有问什么,把戏单送到观众面前。小清河没有拿单经验,随着观众的意愿,愿意听啥就喊啥。这个点满台浪的《临潼山》,那个点粉蝴蝶《光棍哭妻》,一个老太太要点《黄爱玉上坟》,小清河本着喜好道推荐。散场时。小清河看见二柱子,问,你去了哪里?耽误了俺几场戏呢?二柱子道,俺凉水喝多了,蹲在茅房了,让师兄受累了。一杆鞭道,要是二柱子拿单俺今晚就翻码了。小喜儿道,要是你拿单俺能多唱一出戏。
翌日晚上,二柱子继续下台拿单。他把戏单送到一位财主面前时,财主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道:这戏单上咋就这么几出戏,那些段子被你私下吃了咋地?二柱子道,越是稀少越是精华,才是艺人积攒的看家本钱。财主道,俺就点戏单上的第二出戏。二柱子朗声应承一声喊道,王财主点《李桂香打柴》喽。彩桌子旁等待上场的艺人面面相觑,几个人都不会唱这一出戏,众人把目光投向兜单的大肚馕,兜单的瞪着眼珠子不知所措。大辽河用眼睛示意二柱子,意思是赶紧换一出蹦蹦,为啥当时没有委婉拒绝。二柱子转身回到彩桌子后,三下五除二眨眼间妆扮上,一身青衣青裤盈盈而立。俗语说的好,要想俏一身孝,要想俊一身青。二柱子不同于一般的旦角,不是打扮的美而是神似的美态。明明看到了美,却说不清美在哪里,把旦角妆扮得玲珑剔透。二柱子台上转身亮相,兜头就赢得一个满堂彩。
大辽河道,这小子原来这么有心计,早就想发动陈桥兵变呢,今晚儿二柱子就是舞台上的赵匡胤了。
果然,这一晚,二柱子统治了整个夜晚,从此二柱子不再拿单了。新入班的小柴河每天拿着戏单,陪着笑脸寻找点戏的东家。
某次二柱子问师傅大辽河,为啥当时认定俺属茶壶的呢?大辽河意味深长道,茶壶是大肚囊有货色,嘴儿叫得响唱得欢,这才是真正的江湖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