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铁头

二铁头家住元城牛尾巴巷,行二。只因头上功夫好,能头顶开砖,人们才送他这诨号。

   前些年,二铁头还是吹着口哨到处晃荡的混混,常常在街头上翘着二郎腿喝啤酒。喝得一张脸像是抹了猪血,就会喘着粗气大喊一声:老板,买单!把身边的客人吓一跳,一个个瞅着他泛着青光的头皮噤若寒蝉。等老板来了,二铁头的一双眼睛并不看老板,而是抄起酒瓶子猛地向头上砸过去。哐叽一声,啤酒瓶子碎了,两条红色的小虫子开始在他光瓢一样的脑袋上爬动。二铁头眉头不皱一下,稳稳站起来,蛇一样的目光死死地舔舐着老板,舔得老板心里发毛,小腿儿发抖,哪里还敢伸手接钱?只顾陪着笑脸说,爷,您慢走。

   二铁头用手拨拉一下头上的玻璃渣儿,扬长而去。

   时间久了,二铁头练出了头上功夫。而让二铁头真正扬名的是那一次杂耍。

   那年春天,元城牛尾巴巷来了一班玩杂耍的河南人。先是一阵紧锣密鼓,让猴儿戴着草帽学抽烟,逗得人们笑声不断。继而取出备好的砖头向头上砸,砖头粉碎,而头上毫发未损。然后端着一个碗,到人群中收钱,三毛五毛,多少不拘。因为每年好几拨来元城玩杂耍的,都要表演这个节目,已经不新鲜了,有的人渐渐意识到是骗人的把戏。那砖头是预先用陈醋浸泡过的,酥得没了韧性和硬度,稍一用力就能粉碎。有个叫麻六的人识破了机关,从自家取来几块砖说,你能撞碎这几块砖,别说要三毛五毛,就是百八十块俺也不含糊。

   说完,一双手叉着腰,眼睛朝天,站在人群中间。

   玩杂耍的一伙人傻眼了,骑虎难下,不知该咋收场。砸啊,砸啊。看杂耍的一群人围得密密匝匝,大声起哄。

   二铁头从人群中站出来拍一下麻六的肩膀,然后冲围观的人一抱拳说,咱们元城有句俗话,叫“没有君子,不养艺人”。咱们大家来看杂耍就是图个乐子。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人家混口饭吃也不容易,谁在家里好吃好喝还出来干这一行?如果大家想看头顶开砖,我给大家表演一个。说着话,取过麻六手里的砖就向头上砸。

   只听咚一声,砖屑纷飞,人群中爆发出叫好声。

   麻六看得睁大了眼睛,嘴里打吸溜。

   二铁头围着场子转一圈,又找来几块砖在头上撞碎了,才抖落头上的砖屑。玩杂耍的看呆了,好大一会儿才回过神来,扑通一声跪到二铁头面前千恩万谢。二铁头搀起他说,出门在外闯天下,要学点儿真本事,不然的话,遇到踢场子的就没法儿收拾了。

   说完,扬长而去。

   这几年,企业不景气,商界更是竞争激烈。二铁头没事儿干,先是倒腾服装,后来贩卖海鲜,忙活一年,体验到了商贩的艰辛,却没赚到钱。麻六和几个哥们请他出山,向当地商户收取保护费。麻六说,凭你这铁头功,做我们的老大,吃吃喝喝多潇洒啊!

   二铁头死活不同意,黑了脸说,这事儿我不干,你们也不许干。咱们已是奔三十的人了,该干点正经事儿了。

   春天,二铁头跟着别人到天津打工,在建筑工地干零活儿,渐渐学会了砌墙。辛辛苦苦干到年终,找包工头结算一年的工钱,包工头不给钱,反倒耍起了无赖,说二铁头砌的墙不合格,必须返工。

   包工头说,不罚你钱已经不错了。

   二铁头愣了一下说,既然不合格,我拆了重来。

   一语未了,纵身向墙上撞去,硬是把砌好的墙体撞出一个洞,头钻到墙体外边去了。

   包工头看得目瞪口呆,头上冒汗,脸上堆笑说,马上结算,马上结算,一分钱也少不了您的。

   当场就把工钱结清了。

   我认识二铁头是今年春天,他从老家带了麻六和一帮弟兄出来打工。我听了他的故事,说我能摸摸你的头吗?二铁头哈哈大笑,伸着脑袋说,摸吧。我摸了几下,光光的头顶上除了几块疤,别的没啥。

    

    

   通联:河北省邯郸市文联《邯郸文学》编辑部赵明宇邮编:056014

   手机:13803107180 QQ:731265657 邮箱:zmy1380310@163.com zmy_1970@126.com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