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一个小小的博物馆里,有一副名为“莲花鱼”的剪纸
莲花鱼似莲非莲,似鱼非鱼,有着花团锦簇的姿容。鱼彷佛是一条有了身孕的母鱼,骄傲的绽放着两片莲花羽翼,以丰满的身姿欢快地摆动着体内的鱼子。
莲花鱼是传说中神鱼,生活在山底下那片汪洋里,保护着一代代祖祖辈辈的先民。
“莲花鱼”作者名为张氏,一位剪纸高手。张氏剪了一辈子莲花鱼,却没有真正熟悉过鱼在水里的形状,也没亲见看过生长在水里的莲花。陪她一年四季的是一眼望不尽的黄土坡、咩咩叫的羊群、镶在黄土坡里的窑洞,还有长在窑洞边的几颗不旺实的沙枣和老枝藤。她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
没走出山的老人用手里那把冰凉的剪刀,一剪剪剪出了她内心的世界,她的内心世界很辽阔,那里有一片汪洋,汪洋里长着鱼儿,开着朵朵的荷花。她剪刀下的鱼儿多半满身羽翼,身怀有蛙,与莲同在,快乐无比。
她的手艺是从婆婆那里学的,嫁到婆婆家的那年她才13岁,比她小5岁的丈夫是个8岁的娃娃。她羞涩腼腆,婆婆心疼她,开始教她手艺,每天在麻油灯上熏花样子,剪纸。她剪得好,婆婆就表扬,说:你就像我的闺女;她剪坏了,婆婆就说:谁家养这个笨手笨脚的死女子。后来,婆婆就教她剪花,剪莲花。婆婆说,莲花是长在水里的神花,洁白的,无比的干净,无比的香,隔着两重山都能嗅见它的香。婆婆说,会剪莲花的女子花都种到心里去了,等一有雨水,花就会开。女子心里的花只要一开,手上想要啥就有个啥,心里有花的女人会长得像花一样美。
她信婆婆的话,整日埋头剪莲花,她希望她剪刀下的莲花都能种到心里。许多年过去了,她一直没感觉到自己心里种了花。
有一回,她偷偷地给婆婆说:我肚子里怕是种上花了。婆婆看着她日渐隆起的肚子,笑着给她说:憨丫头,别瞎说,花要往心里种,不是肚子里。不久,她果然生出了一个荷花一样鲜嫩的女儿。
后来婆婆又教她剪鱼。婆婆说:遥远的山边有棉花一样的白云,白云的深处有一条大河,大河里住着很多金鱼,金鱼住在水里,金鱼没有脚,金鱼的胳膊是两朵莲花做的。会剪鱼的女子不会饿着,有油馍馍吃,也不缺水喝,鱼游在心里,只要你喊几声,天就下雨了,有了雨,庄稼就会长出来,水窖里的水就不会干了。
她更信婆婆的话,手里的剪刀舞得更欢,她剪了无数条鱼。那些鱼全是她想象出来的,是婆婆描述给她的鱼。她心里想出来的鱼,有的比小猪还胖。她让这些鱼都游进了自己的心里。鱼游到心里,想啥啥就来了。
有一个夏天,天好长时间不下雨,她就悟着嘴巴,朝天哇啦哇啦喊,天果真就滴了雨。
再后来,她好心的婆婆就去世了。
她没有哭出来,只觉得自己的心里确实种了花。她随手一剪就是一把花草。她想婆婆的时候,就带它们带到她的坟边燃几张。她说婆婆变成了一条鱼,游进了莲花芯里。
以后的所有日子,婆婆一直生活在她的梦里。婆婆说:咱这地方没水,但山底下压着一片汪洋,汪洋里有很多长着莲花翅膀的鱼,那都是咱们的保护神。
她记住了婆婆的话,剪莲花鱼的技能越发高超。
再后来,她居住的那个村庄突然打破了沉默。一条很宽的路通到村口。山村呼啦一下,全让外面的人知道了,各种各样的车和人都拥了进来。她剪下的那些莲花鱼也都成了艺术品,好多人给她钱,说要买走这些剪纸。这让她一下犯了难,婆婆从来没给她说过,这些东西是可以卖钱的。婆婆没说的,她就不去做。
“这个给你,带在身上好。”她会这么说。剪纸不卖钱,但可以送人。她喜欢把莲花鱼送给孩子。婆婆曾让她多剪些莲花鱼带在孩子身上。婆婆说莲花鱼能给孩子带来吉祥。
她依然像少女时那样腼腆而羞涩。
她说话时会情不自禁的笑,那满脸的沧桑彷佛就镶进了黄土高山的褶皱里。让人看到一条游曳在山脉与灵魂之间的圣洁的鱼。
地址:陕西省商洛市商洛学院英语系邮编:72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