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个爱提问的人,走到哪儿,问到哪儿,尤其是见了名人,什么都问。为什么?为什么呀?为什么啊?
对方总是笑着回答,告诉她各种答案。
现在的名人,一般都有讲座。当然,也都爱在讲座上摆谱儿。名人都有必胜的把握,见山开路,遇河架桥,没有回答不了的问题。名人见多识广,学富五车,能对付各种刁钻古怪的难题。在名人的眼里,听众们不过是些需要普度的众生,把他们当作小儿科对待,足矣。
她知道名人的德行,决心打败名人。
她读了许多书,对着天空做过无数次思考。平日里,她还做过许多试验。怎么试验的呢?就是请不同的对象,提出各种偏题、难题,由她做出合理的解答。做这样的试验,是需要勇气的。因为,她是女人,必须面对男人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而某些男人提出的问题,恰恰就是为了使女人脸红。当然,她早就过了脸红的年龄,她的思维已经驶入了自由的王国。
习惯在讲堂上摆谱儿的名人们,不知道她在暗地里早已摩拳擦掌,不知道她准备打败一切。名人们只是知道个别男人怀着冷箭意识,咬文嚼字,妄想借着秃子闪光。对这号不逞之徒,名人掐半拉眼都瞧不上。
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她确认自己可以向名人挑战了,可以把名人掀翻在地了。在她的潜意识里,就是让名人出丑,让名人灰溜溜地缩回脑壳,不再哗众取宠。她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她在电视上见过记者招待会的场面,一些女记者话锋犀利,常常令公众人物语言含糊或词不达意。
机会说来就来了。名人要举办百姓大讲堂了。
她早早地选好了座位。她一看名人装模作样的架势,就憋不住想笑。这位是什么名人啊,一张娃娃脸,留着二尺半长的胡子。这位名人还穿着老式便服,对襟的布袢呢。干嘛要把自己打扮成老神仙呢?给老百姓算卦来了?她在心里跃跃欲试,随时准备出手,戳穿名人秀出来的仙风道骨。
名人首先踢出第一脚:“请问,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什么?”
听众们哄堂大笑:“珠穆朗玛峰!”
“第二高峰呢?”名人环视着听众席。听众们面面相觑,无人应声。
“没人知道吧?”名人话锋一转:“这说明了什么?屈居第二与默默无闻毫无区别!”
这不是花拳绣腿吗?她忍无可忍了。她站起来说:“老师,您说得不对。第二名虽然与第一名有距离,但并不是默默无闻。我们可以举出很多例子。许多出色的人,为了大局,也为了保全自己,甘当第二。况且,谁都知道,枪打出头鸟!”
名人一愣,没想到有人会跳出来和他唱对台戏,而且,是个年轻的女流之辈。名人毕竟是名人。名人做出礼贤下士的样子,温和地问:“请问,老师是做什么工作的?”
“商人。”她脱口而出。只有她自己知道,商人的身份是安不到自己身上的。坐下来后,她的心房狂跳不已。
“哦,商人啊。我们来讨论一个和商品有关的小话题吧。有人要烧一壶开水,生着了火却发现木柴不够。怎么办呢?”名人示意听众们回答。
有人回答说,可以去借木柴,或者去买木柴。
她突然笑道:“为什么不把壶里的水倒掉一些呢?”
名人击掌赞叹。“好,这位女士说得对。但我猜想她刚才撒了个谎。她不是个商人。她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呢?我说她是个统筹学者。我这么说,这位女士不介意吧?”
她再次站起来,彬彬有礼地说:“谢谢老师,请老师继续讲课。”
名人很绅士地笑了。名人没忘记说请她坐下。她的脸颊发起烧来,泛起了一阵潮红。她很吃惊。自己原来是要戳穿名人的,可怎么害起羞来了?
名人接着讲课了。名人讲了这么个故事。古代有个人,很想学一套过硬的本领,经过反复思谋,决心去学屠龙之技。他拜师学技,日夜苦练,终有所悟。后来,怎么样呢?名人讲到这里,用征询的目光望着大家。
有个听众回答说,这个人一定成了英雄,被天下人所瞩目,受到人们的崇拜。许多听众都支持这个说法,说这个屠龙的人,建功立业,学有所成。
名人微笑道:“我们听听刚才那位女士怎么说吧,也许,她能给出正确的答案。”
她像只小鹿一样,惊慌地站了起来。这个问题,她并没准备回答。因为,她不知道该怎样回答。显然,名人故意设下了陷阱,正让人们往里面跳。她知道,名人来讲课,讲的是一碗水,准备的是一桶水。但现在名人点了名,那就如实表达自己的看法吧。“这个人会穷困潦倒的。因为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龙。”
名人拍响了巴掌。名人带头一鼓掌,大讲堂里响起了一片掌声。
……
“她是个托儿吧?名人也会找托儿的!”
“她时而精明,时而装傻,表演得天衣无缝啊!”
“男女搭配,一对绝配!”
人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她听见了这些鼓噪,没有理睬。
大讲堂结束后,名人请她去了咖啡厅。
“我很欣赏你这种精神,敢于向我宣战,勇于将我问倒,而且,否定之否定。”名人直言不讳地说。
“那不还是肯定吗?你真狡猾。”她笑答。
“你这种人,潜力很大,最有可能发展成为亲密的战友和学生。”名人望着她:“怎么样,要不要我帮你策划策划,上台讲讲课?”
“得了吧,你是想找人将我问倒吧?我最怕有人向我提问了,让我当众掉底儿。”她明智地说。
她让自己渐渐冷静下来。她知道,人生是需要节制的,只有掌握火候,才能吃到最香最烂的熟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