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林涛在黑暗中生活已经快两年了。一场车祸,夺去了妻子和他的一双眼睛,一切淹没在绝望的黑暗中,令他痛不欲生。
茹林涛和刚上初中的儿子茹果相依为命,他把自己埋在痛苦和无边无际的黑暗中,足不出户,生活很单调,发呆、叹息、吃饭、睡觉,偶尔到阳台晒晒太阳。
有一天,百无聊赖的茹林涛忽然心血来潮,摸索着写了一篇题为《眼睛》的小说。他曾经是个文学爱好者,做过作家的梦。
放学后,儿子茹果看到这篇稿子,激动地说:“爸,写得太棒啦!”
茹林涛淡淡地说:“真的吗?”
“真的呀,我从来没读过这么棒的小说,投到刊物上,肯定能发表!”
茹果又欢快地说:“我把稿子投出去试试?”
茹林涛受到儿子情绪的感染,点点头。
于是,茹果坐在电脑前,把稿子打好,用电子信箱投给了一家杂志。
两个星期后,茹果打开邮箱,惊叫一声,把茹林涛吓了一跳,忙问:“怎么啦?”
“爸,编辑回信了,你的作品要发表啦!”
“真的么?”
茹果急忙把编辑的回复念给他听:茹林涛作者,你的小说《眼睛》已过终审,拟在本刊第十期上发表。
茹果高兴得跳起来,说:“爸,你太伟大了!”
茹林涛也激动得双手颤抖,他当文学青年时,投过无数次稿,却一个字也没发表出来。茹林涛怕听错,赶忙又让茹果把邮件重新读了一遍。
茹果兴奋地说:“今天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咱们得庆贺一下。”
茹林涛大声地说:“好,庆贺一下,下馆子喝酒去!”
茹果快乐得像一只小鸟,搀扶着茹林涛来到大街上,这是一年多来,茹林涛第一次走上街头,在微风习习的夜色中,重新融入喧闹的人群,他能想像得到头上的路灯该有多么明亮。
在一家小饭馆,点了几个莱,茹林涛不停地举起啤酒和儿子手中的饮料碰杯。看到别人迷惑不解的目光,茹果炫耀地说:“知道吗?我爸爸的作品要发表啦!”
在回家的路上,茹林涛口中哼唱着一首快乐的老歌。茹果看着他,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
两个月后,茹果把一个牛皮纸信封递给茹林涛,兴奋地说:“小说登出来啦,这是编辑部寄来的样刊。”
茹林涛从信封里抽出一本崭新的杂志,轻轻抚摸着那光滑的封面。嗅着淡淡的墨香,笑容满面。
茹果接过杂志,翻开,说:“爸,你的那篇《眼睛》印在第四十页上。”接着,他声情并茂地把《眼睛》朗读了一遍。静静地听着儿子朗读自己的作品,茹林涛无比陶醉。
此后的日子,茹林涛沉浸在创作的冲动中,随着一篇篇稿子寄出,茹林涛发现自己不再抑郁和消沉了,生活变得丰富和充实起来,充满了希望和活力,
春天来了,茹林涛拿着那本印有自己作品的杂志,来到公园里,散散心。他坐在长椅上,任和煦的春风暖暖地抚摸着全身,尽情享受阳光和花香。
忽然,他感觉面前站着一个人,是个孩子。
孩子仰脸观察了他许久,问:“叔叔,你是盲人吗?”
茹林涛和蔼地说:“我是盲人。”
“那你怎么能看书呢?”
茹林涛举起杂志,说:“这上面有我的作品。”
“哦!那你一定是个作家啦?”孩子问。
茹林涛哈哈一笑,把杂志递给孩子,说:“在第四十页,有我的小说《眼睛》。”
孩子接过书,翻开,半晌,才说:“叔叔骗人,没有啊!”
茹林涛一惊,说:“你仔细看看目录,有没有一个叫茹林涛的作者?”
一阵哗哗啦啦的翻书声响过,孩子又说,既没有《眼睛》这篇小说,也没有叫茹林涛的作者。
茹林涛倏地愣住,许久,才慢慢走回家,摸索着打开电脑,坐下。
茹果放学回来,奇怪地问:“爸,你干啥?”
茹林涛说:“我想知道有没有编辑的邮件。”
茹果急忙打开邮箱。惊喜地说:“真有一封哩!爸,你的小说又要发表啦!编辑说,茹作者,这篇小说写得非常好,我很满意……”
见茹林涛没有反应,茹果扭过头,说“爸,对这篇作品也非常满意,你呢?”
茹林涛用两个空空的眼窝,静静地注视着茹果,内心涌起一阵酸楚,他伸出手,轻轻地摸了摸儿子的脑袋,哽咽着说:“是啊,儿子,你也是篇不错的作品,我也非常满意!”
[责任编辑 何光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