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壁古堡的主街叫红顺街,过去街上开着一家当铺,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关掉,可一提起当铺的往事,贾家人个个都神秘兮兮的。
乾隆年间,在外经商三年多的贾锦荣突然回到堡里来,拿着一件皮马夹要当在铺子里,按典当行规矩,皮货无袱不当,虽说铺子的掌柜是族人,但生意还得照规矩做,店掌柜自然不肯收这件当品。再说贾锦荣是个生意人,再穷也不至于当一件小皮马夹换钱吧。可是,当贾锦荣提出成交条件时,店家心动了:皮马甲当银二两,当主向店家即付当息银一百两,赎当时再付赎银一百两银,要求店家以铺面做担保,永久保存当品,直到当主赎回。说完让随行人将一百两银子拿到柜上。
店家心想,虽然无限当期有一定风险,但这等于当主花大钱让咱妥善保管一件皮马夹,算不上难事,这桩生意能做,于是大掌柜亲自找出包袱和一个精制的木匣子,将皮马夹包好装进木匣里,又给里面加了几块小樟木,然后吩咐小二写典当票据,为防止以后赎当时当主挑剔物品保管不善,当票上留下了伏笔:“破旧皮马夹一件,虫蛀鼠咬,光板无毛,当银二两。本当不续不绝,以本铺作保,铺在当在,当户即付当息银一百两,赎当再付赎银一百两。大清乾隆四十四年冬月朔日”写完后盖上了当铺的方印。贾锦荣收好当票,临走时给当铺掌柜和伙计每人发了十两银子做封口费,不准将当皮马夹的事说出去。
且说这贾锦荣将皮马甲当掉后,一去就又是三年多,这年早春二月回到张壁,如约向当铺交了一百两赎银,拿回了皮马夹,次日贾锦荣便不见了踪影。与此同时人们发现,在村西寨子圪瘩上挖出了一个两丈见方、一丈多深的大坑,好像从坑里取走什么东西。
两年后,贾锦荣在武昌发迹,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商人。后来人们听说,早些年贾锦荣根本就没有做生意,而是一直在寻找两件皮马夹,找回第一件后放在了当铺,就又去寻找第二件去了,为此他家几乎倾家荡产。
秘当皮马夹、村西寨子圪瘩的大坑、突然发迹……堡里传出很多故事来,有人说他挖走的是一批兵器,有人说挖走的是金银珠宝。至于那件皮马夹,就传的更神了。有人说第一件里面有藏宝图,有人说第二回带回来的那件才有藏宝图,先前那件只有解密藏宝图的暗语,没有暗语有了藏宝图也没用。
听老辈子人说,过去堡里出过很多富商,天下乱的时候,就把家传宝物埋在地下,很多宝物后代们都找不着了。直到现在,古堡周围还常常出现寻宝人。
选自《民间传奇故事》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