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生于卷上写一打油诗:“未曾提笔泪涟涟,苦读寒窗十几年;考官若不把我取,回家一命归黄泉。”主考官批道:“未曾提笔泪涟涟——不必;苦读寒窗十几年——未必;考官若不把我取——势必:回家一命归黄泉——何必!”
2.清朝某县考童生,规定至少取三名。应试之日,恰好来了三名考生。一名抄题后只写了“且夫”二字,再无下文;另一个抄了试题,却只字未答;第三个干脆交白卷。主考官大伤脑筋,为了交差,只得大笔一挥,把抄了试题且写了“且夫”二字的考生取为第一,批道:“但观‘且夫’二字,必定满腹珠玑,应列第一。”把抄了试题的取为第二,批道:“誊写毫无差异,足见其材可造,应列第二。”把交了白卷的取为第三,也批道:“慎重其事,不轻落墨,应列第三。”
3.一考生在卷上模仿南唐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写道:“卷纸对笔尖,七窍生烟。燥热难解心头寒。摸耳搔头皆不济,如坐针毡,独自干瞪眼,无限辛酸!出题容易答题难。铃声一响交卷出,分数若干?”阅卷老师批道:“虽无实学,却有歪才;屁股免打,下次再来。”
桃之妖妖摘自《文理导航·点金作文》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