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深处一盏灯

1987年底的一天晚上,一个小生命诞生在苏州妇幼保健院。张沁夫妇给出生的儿子取名李麟青。然而,一年后,小麟青明显不同于同龄孩子:他的十指无法完全张开,脚掌无法平贴地面。张沁夫妇赶紧带着小麟青到医院做检查。医生告诉他们:孩子得了脑瘫。
  接下来的几年,张沁和丈夫跑遍大城市,四处为儿子求医。医生给出的结论是,小麟青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即使做了手术,也不可能通过康复训练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张沁狠心地想:如果儿子注定要这样,还不如让儿子快乐些?
  张沁抹干眼泪,去商场买回了一款最好的玩具脚踏车车。看着儿子笨手笨脚艰难地玩着脚踏车,一脸兴奋的样子,张沁心中一瞬间又充满了悲哀:难道这就能让儿子快乐吗?就在这时,脚踏车撞到墙上。张沁没有去教儿子换个方式“倒车”,看儿子怎么办。没想到,一个小时后,小麟青竟然换成左手控制,将脚踏车开了回来。
  看到这一幕,张沁激动地抱住儿子:“妈妈看到了希望!你既然智力没问题,就一定能成为一个出色的孩子!”
  第二天下班后,张沁就开始教儿子学汉语拼音,认简单的字。小麟青手指不灵活,张沁就教他抓棋子,抓玉米粒。
  一晃,小麟青到了该入学的年龄。可张沁联系了多个学校,好说歹说下,一所小学收下了小麟青。每天小麟青回到家里,张沁会手把手,一笔一画地教儿子写字。写完后,再给他讲解这个字的结构组成。一学期下来,小麟青的成绩竟然名列前茅。
  在张沁训练与教育并重的常年坚持下,小麟青从二年级开始就年年第一名。
  李麟青读初中后,张沁买了一辆助动车,接送儿子。一次,涨沁将儿子的全身紧紧裹在雨衣里,然后让他伏在自己的背上,冒雨前行。突然,车胎被一根钢钉刺中,母子摔倒在雨中,车身重重地压在张沁的身上,她怎么也挣扎不起来。从雨衣里钻出来的李麟青爬到母亲身边,试图帮她推开车身,可一点也使不上力。李麟青哭着使劲打自己:“都是我不争气啊,连累了妈妈。”顿时,泪水和着雨水流了母子俩一脸。
  2003年,李麟青参加了中考,凭着优秀的文化课成绩,他被苏州市实验中学破格录取了。
  一晃,麟青要高考了。19岁的李麟青以619分的成绩,被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录取。本科毕业后,他又获得硕士研究生保送资格!
  2012年母亲节,李麟青给母亲送上了一份大礼:他考上了母校生物信息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母亲闻此喜讯,一时间悲喜交加,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激扬文字摘自《现代家庭》
(作者:士心)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