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跑的张伦有同学

这个叫张伦有的家伙,从头到尾,做了我十一天的学生。
  那年春天,我在大理街头乱逛,等校长喇嘛来接我这个支教老师。无意中,我看到了他,一个十五岁的少年,面前摊着一张纸,不是乞讨,是为了找一份工作。
  我和他聊了起来,从他带着贵州口音的普通话里,知道了他叫张伦有,家里穷没法给他交学费,他辍学了。妈妈因为太穷离开了,紧跟着爸爸也消失了。他砍了家里的几棵树,卖了钱就跑了出来。
  校长喇嘛来了,劝他去学校读书。那是慈善学校,不收一分钱。张伦有来了兴致,上了卡车。凌晨1时,我们终于到达学校。迷迷糊糊中就睡下。
  第二天醒来,我记起张伦有,便去寝室找他。
  那里我第一次看到我们学生的寝室。里面的味道,让我想起城市里的垃圾堆。床分上下铺,孩子们唧唧喳喳,一派起床的景象。床上的被子,脏得好像几百年没洗过。再看张伦有,虽然是个流浪儿,但毕竟只流浪了十几天,他的脸上身上干净得多。他跟我走出寝室,嘴里一直来念叨,这里怎么这么脏,像垃圾堆一样。
  我明显感到,跟在我后头的那个汉族小孩,已经对这里开始失望了。
  开学时间过去好几天,书才运到,但数量不够,只好两个同学用一本。张伦有如愿加入我做班主任的三年级。上我的语言课,他汉族人的优势显露无遗。
  这几天又发生了一些事。我的手被刀子划伤,张伦有勤快地帮我洗衣服,勤快地去学校后山荆棘丛里晾衣服,又勤快地帮我收回来。
  张伦有洗脚时借别人的拖鞋,忘了还,结果弄丢了一只。他根本没法赔人家拖鞋,就哭着来找我。我猛然发现自己粗心了,这个和我一起来的孩子,没有任何生活用品。于是在一次为学校采购物品时,我帮他都买齐了。上海捐赠过来的物品里,我帮他挑了几套衣裤。
  没过多久,我就看到穿着新衣服的张伦有在校园里走动。
  最后发生的那件事,出乎意料。
  张伦有逃跑了。我和学校的藏族老师达瓦雇了辆面包车,一个小时后追上了他。他低着头,眼泪慢慢地流了下来。他说,这里太脏了,同学又不讲卫生,我想爷爷奶奶了,我想回家。
  把他劝回学校没几天,他还是执意回去,校长喇嘛开车亲自把他送到县城香格里拉,买了张去昆明的长途汽车票送他上车,最后让他从昆明自己坐火车回家。临走时,我给了他300块钱。
  他做了我十一天的学生,这其间,他对我说了很多次谢谢。我想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未来的路也许容易走些。
  郭小屿摘自《藏区支教日记》
(作者:陆峰)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