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在外打工的黄志仁不幸摔伤,颈部以下全部瘫痪,只好回到老家安徽。这年,女儿黄凤才6岁。
一天早上,黄凤醒来习惯性地摸身边的妈妈,发现妈妈不见了。妈妈离开了这个家,小黄凤的天空再次塌陷。
这天,黄凤从外面回来,看到爸爸在拼命用头撞墙。她忙跑过去抱住他:“爸,妈妈走了,我不能再没有你。” 黄志仁抱着女儿痛哭。一夜之间,黄凤长大了。
她肩负起洗衣、做饭、照顾爸爸的重任。为了给65公斤重的爸爸翻身,6岁的黄凤先将爸爸的双脚叠在一起,然后用牙咬着他的衣服往一边拽。当爸爸身体倾斜后,她再绕到床的另一边,用头拱着爸爸的背,慢慢让他翻过身来。
2004年9月,开学了。看着昔日的小朋友背着新书包从门前经过,她的眼眶湿了。次日一早,她睁开眼,发现枕头之下压着一套课本。书是爸爸托人借来的,还给她报上了名。上学后,中午一放学,她就飞奔回家给爸爸做饭。期间,她还给爸爸寻医问药。可两年多过去了,爸爸依然躺着。
黄凤想,爸爸不能一辈子躺着!我要带爸爸去上海,那儿一定有医生能让他站起来!怎么去呢?她想到了家里唯一的交通工具——板车。
从安徽到上海,路途千里。她的双脚酸痛,起了血泡,每走一步都痛。左右肩上有两道深深的血痕。但能停吗?不能。到了上海,医生说治不好。此时,路上没流一滴泪的黄凤,号啕大哭。
从上海回来,黄凤并没死心。2009年暑假,黄凤搭上去北京的车,带上板车再次出发。这次求医,又是无功而返。
2010年4月,黄凤在邻居的帮助下和爸爸再上北京。
经检查,医生发现黄志仁可以施行手术。医院还免费给黄志仁做了头部CT引导术,疗效明显。可如果要治愈,需要高额的费用。黄凤找到医生,说:“请您先治着,钱的事,我想办法……”第二天,她走上北京街头乞讨。
黄凤的孝德迅速传开。很快,一个病友为黄志仁捐了两万元;北京一所学校送来10036.1元的善款……
7月的一天,病友们将黄志仁从轮椅上抱上板车时,他忽然摇摇头。他的眼光久久落在板车上。几年过去,板车已经破旧,再看看女儿,她一身黑瘦,“孩子,你受苦了……”黄志仁热泪奔流,挣扎着要站起来,想将女儿拉入怀中。“爸……”黄凤回应着,要扶住爸爸。这时,她看到,爸爸的双脚竟落向地面,从未如此有力地“站”了一下。所有苦难在这一刻一扫而光,黄凤哭了。因为,她相信爸爸将来在她的搀扶下,一定可以强劲地站起来……
雪绒花摘自《情感读本》
抄作业
我在抄同学作业,同学叮嘱:“千万别让老师发现你是抄的啊!”我想了想,在答案后面写了一个“转”字。
(作者:麦秋 阿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