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的李舒拿到胃腺癌的诊断书时,首先想到的不是生死,而是自己还不满3周岁的三胞胎女儿。
入院三天,李舒强忍着没跟孩子们打电话,她不想让她们过早的承担这些。直到那一天,病号服上的扣子掉了,同屋的病友大姐拿出针线帮缝扣子。她一边缝一边对李舒说:“小舒,其实人跟这扣子一样,总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示一下弱并不丢人。”
这简单的几句话,刹那间令李舒泪如雨下。她第一次拿起电话分别跟她的三个女儿说“妈妈想你”,第一次告诉朋友“我病了,是癌症”。
示弱之后,她终于明白,坚强不是逞出来的,而是被爱支撑起来的。
那天后,李舒开始很用心地甩微博记录自己。她想,就算有一天自己走了,那么,至少微博可以证明,她曾经有情有爱地活过。
手术后身体有所好转,李舒出院回到了家。推开家门,三个女儿扑了过来,却在即将到达妈妈怀里时“紧急刹车”。幺娃一边掉眼泪一边对两个姐姐说:“你们不能让妈妈抱,妈妈会累的……”
李舒很快发现,孩子们不愿意下楼玩了,她们生怕一下楼妈妈就会离开。一天,大娃不小心碰到了妈妈的引流管,二娃很严厉地批评姐姐:“你太不小心了!你再那样,我们就见不到妈妈了!”
3岁的她们还不会看钟表,可是,妈妈有规律地生活了几天后,她们几乎不必看钟点就知道妈妈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了。餐桌上,家里有时会做一些加了辣椒的菜,这时,娃儿们就会命令爸爸:“快拿到房间里去吃,妈妈看到了会馋、会偷吃、会生病的。”
术后第二个月,李舒悄悄离开家去医院做化疗,快走出小区门口时,忍不住回头看着家的方向。然后,她看到阳台上有三颗小脑袋。后来婆婆告诉李舒:“你一出门,她们就爬起来了。三个孩子都没有哭,因为二娃说,谁要是哭了被妈妈听见,妈妈就会难过生病的。”
李舒很理智地明白,自己战胜癌症的几率并不大,也许有一天,她真的要和三个娃玩一场史上长久的捉迷藏游戏,所以,她把游戏规则提前告诉兰个娃,以书信的方式:
大娃二娃幺娃:也许有一天,妈妈会跟你们藏一个很久很久的猫猫。如果你们很想妈妈,妈妈就出现,不过是用魔法的方式,比如趁你们睡觉的时候,到你们梦里玩游戏;当你们拿着妈妈的照片看时,妈妈也在偷偷地看你们……
这封信是李舒模仿网上—位病重的父亲留给女儿的信写的。当然,她希望这是一封永远都不必投递的家书,她希望自己可以一直陪伴着三个娃。
郝翠英摘自《家庭》
(作者: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