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山村旅行的时候,我遇见了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百岁阿太。
抗战夺走了阿太唯一的女儿,次年自己的左腿惨遭炸断;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失去了大儿子;二十年前的一场疫病,吞噬了两个孙子;丈夫在采药时失足,不幸去世;十五年前,小儿子也病逝了。
我很难想象阿太一个人是怎样生活的。阿太笑着告诉我:“村里这两年条件好了,六十五岁以上的人都有钱领,省着点花够买米菜了,小伙子们会帮我捡柴挑水,女娃们常来做家务,城里人也偶尔会带着衣食来看我。” 说完,阿太端起桌边的簸箕,上下颠簸着里面的赤豆,把豆里夹杂的沙屑簸出来。
我怕阿太累着,就主动帮她簸赤豆。端着簸了很久,才吐了一点小碎屑,手劲一紧,往前倾了两分。
阿太忙说要端平。前倾,豆子会掉;后仰,沙屑簸不出来。接着她说了一句令我动容的话:“簸箕肯定会把废物吐干净的,豆子会排挤沙屑,因为沙屑的分量太少了。”
这就像阿太的经历。命运将她无情地排挤到悬崖,而那些跟她非亲非故的人却都像亲人一样在照顾她,给她温暖。阿太明白这一点,就反而把苦难排挤下了悬崖。
阿太的一生可以浓缩成一句话:人生如簸箕簸杂物,一遍不够,就多簸几遍,总会簸干净的,但是,心态一定要放平。
老九摘自《锦州晚报》
(作者:江泽涵)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