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鸟

加勒比海上有座小岛,名叫慈善岛。岛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慈善鸟。
  慈善鸟很溺爱自己的后代。幼鸟一生下来,成鸟就一天到晚在外捕食喂养它们。幼乌长大了,却不想学捕食,仍赖在巢里喊:“饿呀,饿呀。”成鸟为喂饱它们,自己舍不得吃,还要更辛勤地捕食。因而许多成鸟就这样被累死、饿死了。
  父母死了,那些小慈善乌仍喊“饿呀饿呀”,别的慈善鸟就衔食物给它们吃。
  慈善岛上的人也像慈善鸟一样极爱自己的子女。总是等他们老了,做不动了,才让子女干活。许多人因劳累过度在壮年就去世了。
  岛上有个叫蒙弗兰克的人,六岁时就成了孤儿。从此以后,蒙弗兰克每天想在谁家吃饭就在谁家吃饭,想在谁家睡觉就在谁家睡觉。看到蒙弗兰克这样,许多小孩都恨自己不是孤儿。
  不安份的蒙弗兰克一直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一天他偷偷上了一艘旅游船,来到了伦敦,一个好心的英国人收养了蒙弗兰克。但蒙弗兰克的心一直留在慈善岛上,大学一毕业,他就回到慈善岛。
  蒙弗兰克先是给岛上的人讲外面的事,讲年轻人不干活靠父母养活是可耻的……可无论蒙弗兰克怎么讲,岛上的人都说:“鸟也是这样爱自己的子女,难道我们连鸟都不如?”
  蒙弗兰克觉得,改变岛上人的思想观念得从改变慈善乌的生活习惯入手。他想了很久,终于想到一个办法。蒙弗兰克用录音机录下了灌木丛里慈善鸟叫唤“饿呀饿呀”的声音,然后放到树林里通过扩音器播放。录音机里小慈善鸟悲哀的声音超过巢里小慈善乌的声音,因而成千上万只慈善鸟把嘴里的食物往树林里扔。巢里的小慈善鸟没有吃的,只有学飞,学着捕食。巢里再没有一只喊饿的慈善鸟。
  蒙弗兰克把岛上的人叫来,然后说:“鸟的生活习惯不是改变了吗?我们人同样可以改变……”岛上的人心中有了松动。但没想到的是,晚上,蒙弗兰克身上被人刺了十几刀,死了。
  第二年春天,慈善鸟又到了繁殖季节,岛上又是一片小鸟“饿呀,饿呀”的声音。这时,先是—个老人在树林里学着小慈善鸟的叫声“饿呀饿呀”,后来又一个老人来了,三个,四个……几十个老人来了。他们学慈善鸟的喊饿声学得极像。无数的慈善鸟飞来投掷食物……
  第三年,巢中的慈善鸟长大后,没有再给小慈善鸟喂食,而是让小慈善鸟学飞,学捕食。
  再后来,岛上的中心广场上耸立着一尊蒙弗兰克的铜像。
(作者:陈永林)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