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9年,就在美国的福雷斯特开始研究改进金属屑检波器时,英国的弗莱明却抢先发明了真空二极管,先他一步获得了成功。
如果把无线电检波器领域比作一块麦田,那么,麦子已被弗莱明全部割走,别人连捡一颗麦粒的机会都没有了。可福雷斯特实在不甘心放弃,他为了这项研究,忍饥挨饿,在一间租来的破屋子里待了整整三年,眼看就要成功,却被别人抢了先。
福雷斯特像一个遭了灾的老农,打起精神,扛上锄头,再次走进“麦田”。他把弗莱明的发明重复了一遍又一遍,却一无所获。
一天,福雷斯特突然想:既然麦子已被别人收走,我干嘛非收麦子不可?我难道不能在麦田里收获点别的什么?哪怕逮只兔子也行。他颤抖着手,在真空管里封进了第三个电极——一小片锡箔。
福雷斯特发现,在这第三个电极上施加一个不大的信号,就可以改变屏极电流的大小,而且电流的变化规律同所加的信号一致。他按捺住激动的心情,继续进行实验,就这样,世界上第一个真空三极管诞生了。
真空三极管不是真空二极管的简单升级,而是一种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创新。它的发明不仅推动了无线电技术的迅猛发展,而且奠定了近代电子工业的基础。福雷斯特也因此被后人尊称为——“无线电之父”。
汪 杰 摘自《可乐》
(作者:李浅予)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