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著名的里尔德加农贸市场,众多林立的西班牙语店铺招牌中,一个用西班牙语和汉语写的招牌“中国冰糖葫芦”格外显眼。虽然店面只有两米宽,顾客却排着长队等候购买……店主叫曾志航,是两年前来巴西务工的中国农民。
绝境中发现商机
1981年,曾志航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一个普通农户,2001年从职高外贸英语专业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只好回到老家帮着父亲卖冰糖葫芦。2008年年底,他用准备盖新房娶媳妇的全部积蓄7万元钱,办理了去巴西的出国劳务,和40多名工友,来到里约热内卢一家建筑工地工作。
到巴西没过几个月,曾志航开始经常拉肚子,大便里还带有血丝。去医院检查后,诊断结果犹如晴天霹雳:他患的是直肠癌。
7万元劳务中介费还没有挣回本儿,自己就不能干活了,曾志航无比沮丧,这个1.80米的大汉拿着诊断书大哭起来。
医生建议尽快手术,以免癌细胞扩散。由于曾志航和工友都购买了当地的医疗保险,所以,他住进了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医院,等待半个月后的手术治疗。
屋漏偏遭连夜雨,相处了四年的未婚妻,听说他得了癌症,决绝地中断了婚约,跟别人订了亲。曾志航没有责怪她。
曾志航父母得知了儿子病重的消息,打去越洋电话极力劝慰他。得知第二批去巴西的民工就要动身了,父亲便托人给儿子捎去了好多营养品。母亲还亲手挑选最大最红的山楂,做了20支糖葫芦给儿子带去。
很快,第二批民工到达了里约热内卢,大家下飞机第二天就一起来看望曾志航。当曾志航看到那20支糖葫芦时,几乎要哭了。曾志航摘下一颗,含在嘴里,熟悉的滋味令他心酸。他无心再吃,便把糖葫芦分送给护士和病友们。令他惊讶的是,每个人都对这来自东方的红果子好奇,不断问他又酸又甜的红果子是什么,怎么做成的。
这让曾志航眼前一亮:在里约热内卢卖糖葫芦,说不定是一件能赚大钱的轻体力活。他把剩下的15只糖葫芦收到柜子里。医院附近有一个很有名的里尔德加农贸市场,第二天早晨,曾志航来到市场,他向小贩要了一块白色塑料泡沫,把糖葫芦整齐地插在上面,然后,用西班牙语叫卖:“糖葫芦,糖葫芦,来自中国的糖葫芦。”路过的人都被这唯一的中国“小贩”和他那奇特的糖葫芦所吸引,你买一支,我买一支,十多分钟,15支糖葫芦就卖完了。每支5雷亚尔(巴西当地货币),折算成人民币赚了近300元。
曾志航觉得天比平时亮了许多,他似乎找到了另一条致富之路。
小山楂进不了南美大门
曾志航的直肠手术很成功,术后半个月,他出院了。但他的身体状况还不能回到建筑工地,只好和公司解除了劳务合同,这反倒更坚定了他试一试糖葫芦生意的决心。
他给父亲打去电话,父亲也很支持儿子的想法,在当地一家糖葫芦厂订制了2000支质量上乘的无核糖葫芦,委托一家外贸代办公司,与别人的货物拼箱,半个月后,发运到了巴西。
曾志航喜滋滋地去海关提货,一开箱,却傻眼了:经过长途运输,糖葫芦上面的结晶糖已经融化了,把山楂紧紧地粘在包装袋上,即使用力撕去,红色的山楂上,仍然残留着白色的包装纸。
首战,曾志航亏了近7000元钱。曾志航很快与国内的外贸代办公司取得联系,商讨解决运输中结晶糖融化的问题。人家告诉他,解决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别用普通集装箱,采用保鲜货柜。可是,保鲜货柜运输费用很高,而且拼箱的时间也不能保证。曾志航计算了一下成本,感觉无利可图,只好作罢。
曾志航不甘心就此认输,他明白糖葫芦在巴西是有市场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克服眼前的困难。
既然运输成品糖葫芦不行,那么,就运原料来巴西,然后自己加工,反正做糖葫芦曾志航是行家里手。于是,他说服父亲,再发运来1000公斤山楂和1万支竹签。他在里约热内卢租了一间小屋当作坊,把一台烧烤箱改装成糖槽,两块西式锌板面案改装成滚糖的砧板,批发来100公斤红糖和白糖,还用南美苜蓿草扎了一个精美的糖葫芦架子。万事俱备,只等山楂到埠。
2009年9月初,山楂发运到港口,曾志航雇了大卡车,喜滋滋地去港口提货,可是海关的一纸通知却让他傻了眼:这1000公斤山楂,属于活性外来植物果实,违反巴西国家《外来动植物检验保护法》,因此将被依法销毁,并要缴纳215美元的销毁费用。
曾志航一下子觉得天旋地转,几乎晕倒。但他很快就镇定下来,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他掏出钱夹里最后的几张钞票,支付了销毁费用以及雇来的卡车费用后,孤身扛着那只装满1万支竹签儿的纸箱,回到了住处。
此时的曾志航已经身无分文,眼看还有10天就要交下个月的房租了,他连买块面包的钱都不够,必须要打工挣钱。
他来到唐人街,找了一家中国食杂店当理货员,挣到了一天的工资,还混了顿饭吃。第二天,他按报纸上的广告,来到一家老人院,做护理员。
曾志航的第一位服务对象就是一位体重两百多斤的老人,由于女护理员抬不动他,已经有好多天没洗澡了。曾志航把吃奶的劲都使出来,把老人背到卫生间给他洗了个痛快的澡。老人很感动,就跟曾志航闲聊。这位老者名叫麦卡恩,退休前是一位律师。曾志航向他打听有关巴西动植物进口方面的知识。麦卡恩当即打电话向一位在海关工作的律师同行咨询。曾志航从中了解到,一些国家禁止外来动植物入境,是防止外来生物对本地动植物生长环境造成破坏,如果外来动植物被证明已经不能够繁殖繁育,那么就不违反法律。
这句话一下子启发了曾志航:如果把山楂核儿去除掉,那么它就失去了繁育的能力,只进口山楂肉儿,那一定不违反法律了。
吸取上两次莽撞的教训,这次他专门去海关检验局咨询,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于是,他提出了关于进口山楂果肉的书面申请,很快就得到动植物检验局的批准。
将糖葫芦卖遍巴西
巴西这边解决了问题,父亲那边却出了问题。经过了两次失败,曾志航的父亲说什么也不想再帮儿子做这种亏本买卖了。
无奈之中,曾志航只好找朋友帮忙。他电话联系到一位姓侯的中学同学,对方同意帮忙。于是,曾志航把自己这些天打工挣来的1500美元邮给他,请他向糖葫芦厂订购200公斤去核山楂,然后发运到巴西。可是,那位同学收到汇款后,就关了手机,再也联系不上了。这让曾志航懊恼不已。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