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者,不妨求其次

  单位有两个同事,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很有些意思。

  现任人事处长老姚,早在十几年前就是某局副局长,当初年轻气盛,正准备大干一场,接替局长一职时,哪知突然生了一场大病,三年没有上班,整天吃药打针,治疗静养,直到身体痊愈后才回局里上班。

  同事们见了,都说姚局好像换了一个人。其实不是人变了模样,而是脾气性格、思维模式、为人处事都发生了变化。譬如,生病前在酒场上,他一顿能喝半斤不喝四两,出院后滴酒不沾,任凭别人千劝万劝,他就是不为所动;原来不大喜欢跑跑动动的,现在每天早晚坚持散步,常年不断,风雨无阻;当年任副局长时,跃跃欲试,蒸蒸日上。有人开玩笑说,“看这样子,再过两年,局长这位子就是你的了”,偏偏这个时候生了病。等他病好出院了,局长位子已经换人了。他还做他的副局长。后来机构改革,他改任人事处副处长,接着干了四五年才转了正。每每提起此事,他总是笑笑说:“什么官不官的无所谓,只要身体好,能工作,比什么都强!”

  看得出来他说的是真心话。生了几年病,给了他很多人生感悟,使他想通了很多,看淡了很多,也成熟了很多,提升了很多。

  前些时,单位搞竞争上岗,一共有七个职位,包括四个副处长、三个副调研员。12名符合条件的科级干部都报了名。按规定,每人可填报两个职位。其中11人既填报了副处长,又填报了副调研员职位。换句话说,能当副处长便当副处长,当不上副处长就当副调研员。二选二,等于上了“双保险”。只有一名女干部填报了副调研员,却没有选择副处长职位。虽说员跟长都是“副处级”,但毕竟员为虚职、属于非领导职务;长为实职,乃领导职务。一实一虚、一长一员,她却选择后者,这是为什么呢?有人说她目标定得恰到好处,太高了反而达不到,也有人说她有自知之明。

  发生在这两个人身上的故事耐人寻味。人们常说,退而求其次,以为求其次就是退,其实退一步又何尝不是进一步?欲速则不达,欲进者,不妨求其次。

  编辑尹伏仓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