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在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相关部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此后,《人民日报》等国内主流媒体相继关注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在1.5亿农民工里面,他们占到60%,有近一亿人。他们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完学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等不是那么熟悉。
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观念、工作方式、生活条件等都有了巨大的进步,但他们在为城市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依然面临着“离土难离乡”的尴尬处境,高房价、高物价使他们依然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他们从务工中获得微薄的工资,却未能分享城市的公共资源、保障就医、教育等基本福利。不过,新生代农民工的可贵可敬之处就是,无论生存状态多么严酷,他们都会像寒冬里的小草一样顽强,用乐观的信念在新的一年春天里萌发希望之芽!
旭日阳刚:《春天里》唱得许多人泪流满面
今年30岁的刘刚从小爱唱爱跳。高中毕业后,刘刚入伍,火热的军营,成了他施展才华的舞台。岁月荏苒,军旅生涯一晃而过,脱下军装的刘刚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身背心爱的吉他,告别家人,于2002年春只身踏上开往北京的列车……
可一没文凭,二没技能,刘刚的北漂之旅接连碰壁,他一连三天粒米未进。在那段艰难困窘的岁月里,惟有吉他和音乐,给了刘刚些许慰籍和温暖。
可这样下去毕竟不是办法,一个偶然机会,在途经复兴路地下通道时,刘刚被掠过耳畔的歌声吸引住了,只见一位长发披肩男子,怀抱吉他,边弹边唱,地上琴盒敞开,散落着硬币和零钞……刘刚明白了,这是位流浪歌手。见此情景,他不由灵机一动,既然唱歌能赚钱,自己何不试试看。
翌日,刘刚来到复兴路地下通道,选了一处不太显眼的角落,拿出吉他,将琴盒敞开置于脚边。他微微酝酿了一下情绪,拨动琴弦,瞬间《一生有你》的旋律,在通道里弥漫开来……从此,地下通道成了刘刚的人生舞台,也可以以此勉强养活自己。
日月如梭,转眼到了2008年。一天,刘刚在复兴路地下通道演唱,一曲唱毕,只见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背着吉他,正向自己颔首微笑。见是同行,刘刚开门见山:“这地儿我已经提前预约了。”那人悻悻地说:“好吧,我明天再来。”
望着对方离去的背影,刘刚突然觉得自己刚才说的话有些过,出来混饭吃都不容易,等明天再跟他好好谈谈,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不是挺好的嘛。
翌日傍晚,“同行”如约而至。通过交谈,刘刚得知,这位大哥名叫王旭。
王旭今年45岁,老家在河南省民权县北关镇王褚村,从小酷爱音乐。高中毕业后,子承父业,成为一名农场工人。上班后,他用一个月工资买了一把吉他,并无师自通学会了弹奏。
那时候,港台流行歌曲风靡一时。王旭模仿能力特强,一首新歌,只要跟着哼唱两遍,就能原汁原味翻唱出来,因此成了人气颇旺的“农场歌手”,身边总簇拥着一大批粉丝。
当时,歌星走穴成风,他也效仿人家,将热爱音乐的年轻人召集起来,组建歌舞团,四处卖唱。可折腾了大半年,不赚反赔。无奈的王旭决定北上寻找机会。2000年,王旭只身北漂。
和刘刚偶遇后,两个同命相怜的男人很快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己,并开始搭伴一起唱通道。
2010年8月的一天,骄阳似火,热得难受的王旭和刘刚约了几个要好的兄弟喝酒。狭窄简陋的小屋内,烟草味、汗味、酒味,交织混杂。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几个大老爷们索性赤膊上阵,对酒当歌,手舞足蹈。醉意朦胧的刘刚,摇头晃脑弹着吉他;醉眼迷离的王旭,吼起了汪峰的《春天里》,歌声苍凉,撞击心扉,在座的人无不动容。见此情景,朋友商海峰,赶紧掏出手机,拍下这段影像。翌日,他将这段视频发到优酷网上,并取名“旭日阳刚”。
没想到,一石激起千重浪,这段视频竟受到网友们的热捧,短短几天,点击量便突破20万。直到有人告诉刘刚,说他已成为网络红人时,他才如梦初醒,赶紧拉着王旭上网查看。这一瞧不要紧,惊得俩人目瞪口呆———他们做梦都没想到,自己竟然成为万众瞩目的草根明星。
接下来,事情的发展超乎他们的想象。一个月不到,那段视频点击率竟飙升过百万。很快,他们引起了一些大腕名人的青睐:柯蓝、王小丫、蔡卓妍、王小骞等名人,纷纷在微博上发文“给力”旭日阳刚。著名音乐人小柯直接在微博中坦言:如果他们需要的话,我可以随时让他们进棚录音。与此同时,湖南省委书记周强在跟大学生村官座谈时,两次提到旭日阳刚的奋斗经历,他动容地说:“每看一次,都会感动得热泪盈眶……”
一段视频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他们有了很多演出的机会。没有一夜成名后的忘乎所以,没有平步青云后的趾高气扬,朴实真诚的旭日阳刚组合,心态依然平静如初。当宁波镇海民工子弟学校举办活动邀请他们演唱时,他们二话不说,推掉几场大型演出,风尘仆仆赶赴宁波,为孩子们倾情演唱他们的成名曲《春天里》。他们说:“因为自己就是农民工,所以为民工的孩子演唱,理所当然。”
然而,云泥霄壤的巨大变化,俩人还是显得很不适应。“越是走红,越要头脑冷静,我们十分清楚自己的身份。”刘刚说,“有几家电视台,请我们去做选秀节目,我们一合计觉得不合适,我俩不适合被包装成歌手,我们的梦想还是要走一条民谣、摇滚之路,写自己的歌,用心灵演绎,真诚地把音乐做好。”
2010年12月27日,凭借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我要上春晚》栏目的精彩表现,旭日阳刚即将登陆央视兔年春晚,为观众献唱他们的成名作《春天里》。上春晚的事确定下来后,兄弟俩有些不知所措,但很快就镇定下来———用生命的激情演绎,不需要过多的诠释。在多次春晚彩排中,他们的表现始终很出色。
刘刚和王旭,这对因民工版《春天里》而走红的新生代农民工,正乘着音乐翅膀,越飞越高……
王十月:从打工仔到鲁迅文学奖得主
王十月原名叫王世孝。1972年出生于湖北石首的贫寒农家。1987年,15岁的他开始离家打工。由于只有初中学历,他只能四处打杂工。在武汉整整六年“卖菜郎”的经历,给他唯一的收获,就是让他深刻体会到了农民工进城的艰辛,并促使他用心血般的文字记录下生存中的点点滴滴。1996年,他离开武汉,来到了广东佛山。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