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一位广州好友来宁开会,我们几位南京朋友尽地主之谊,设宴款待。“喝什么酒呢?”一位南京朋友问。“最好的朋友相聚,当然要喝最高端的酒!就喝绵柔苏酒吧。”我向广州朋友介绍说,“双沟和洋河都是江苏的骄傲,他们联合重组之后,新成立了苏酒集团,对苏酒品牌进行了重新定位,并集洋河、双沟两大公司的酿酒精华于一体,隆重推出绵柔苏酒这一超高端品牌,绵柔苏酒系列——绿苏、翠苏、锦苏有两大特点:一是绵——低而不淡,高而不烈,绵长尾净,丰满协调;二是柔——色清透明,香气浓郁,柔和细软,风味悠长。绵柔苏酒定位于白酒的金字塔顶端消费者,他们或肩负重任,身自内敛,举重若轻;或商海驰骋,却诚信为怀,兼济天下。他们,为国之中流砥柱,也独具读物识人之慧眼。绵柔苏酒,以其非凡立意,志在执掌中国白酒新品位……”一边说,我一边拿出自己好不容易弄到手的两瓶绵柔苏酒•绿苏,朋友们细斟浅饮,慢慢品味,个个叫道:“好酒!好酒!真是非同凡响!”三杯下肚便开怀畅饮起来。
“来来来,将进酒,莫住手”。有朋来相会,我这酒又难戒了。我曾不止一次发过誓:“从今往后,决不饮酒。”酒这个东西,真叫人爱不得,舍不得,又戒不得。
朋友们一面劝酒,一面大谈酒话:古往今来,有多少名篇佳句咏酒颂酒,与酒沾上边的、挂上钩的名人轶事,更是数不胜数。酒是阳刚之气,男子汉大丈夫怎能戒得?
朋友们又道:一部《水浒传》,何尝不是《酒浒传》?且听“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唱得多么深长悠远!没有酒,水浒就不成水浒了;李白、杜甫又何尝不是酒的化身?一生与酒为伴,酒不离手,诗不离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写得多么飘逸豪迈!
在我从小养成的性格里,就有一种酒的成分:执拗、火爆、倔烈。“喝”!“干”!杯满酒满,一饮而尽,“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一动感情就动碗,常常喝得慷慨激昂,气吞山河。要是碰上对脾气、掏心窝的人,那酒非得喝个脚底朝天不可。还记得17年前的那场醉酒,江苏省杂文学会在张家港召开年会,交友联谊,畅谈心得,中午会餐时,我们一桌10个人竟然喝了17瓶白酒,个个喝得如同景阳岗上的醉武松。下午参观时,一个平日里向来文静秀气的大男人,站在车厢里又说又唱,又蹦又跳,一改往日性格,老会长笑曰:“酒乱人性,此言不虚也。”后来我曾写了一文,《朋友们都醉了》记叙此事,至今朋友们相聚,每每提及此事,仍当奇闻传讲,笑话不止。
那时正值壮年,血气方刚,有时醉得一塌糊涂,睡一觉倒也无妨。随着年龄增长,醉一回,如同大病一场,一连几天缓不过劲来,总是懊悔不已。但又好了疮疤忘了痛,经不起酒的诱惑,经不起人的劝说。其实,哪能戒得了呢?就这性格,早已按捺不住了。喝吧,只要喝了一杯,就有第二杯;喝了第二杯,就有第三杯……有几回,又是“将进酒,莫住手”,一醉方休了。
痛定思痛,发誓戒酒。又一想,为什么要戒酒呢?少沾一沾不行吗?不少养生专家也说:“戒烟限酒,少饮一点酒还是有益的。”想喝而又强迫不喝,这又是不是一种自我折磨?会不会打破自身平衡?
戒与不戒?如何戒?戒多少?这也是考验人的一道关口。一个人的意志、毅力完全是由自己把握、掌控的。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应该是把自己放在那样一个“点”上:似戒非戒、似饮非饮,举杯不贪、饮而不醉,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嗜酒如命,一喝就醉,决不是英雄好汉!
不戒酒,那就举举杯、上上嘴吧,尤其是碰到绵柔苏酒这样超高端好酒的时候。每次喝绵柔苏酒,都感觉自己举手投足间,仿佛有了一种王者之气,那叫一个痛快淋漓!
杯在手中,意在心中。酒逢知己千杯不多,一杯不少,为了一个“情”字,切忌一个“醉”字。朋友,您说呢?这就是我的“饮酒观”。(作者系江苏省杂文学会秘书长)
编辑尹伏仓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