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快乐

  我和妻子拼命地做生意,想多赚点儿钱过更好的生活,但压力让曾经的恩爱变成了夫妻间无休止的口舌之争。我们恶语相向时,6岁的女儿从拉劝到站在一边冷眼观看——在她眼里,我们的争吵变成了生活的常态。

  难得有个夫妻和睦的周末,我和妻子带孩子去不要门票的游乐园玩,孩子一手牵我,一手牵她妈,一路上都开心地蹦蹦跳跳。

  游乐园里有许多要钱的项目,但我和妻子提议了6次,孩子都说她不喜欢。我口渴,要买饮料时,孩子突然从她的小背包里拿出水对我说:“不许花钱!”我和妻子大吃一惊,孩子懂事我们知道,但事先准备好水来省钱,这实在不是6岁孩子所能做的事。

  饿了,我和妻子要带孩子去饭店好好吃一顿,孩子撒娇:“我想在家里吃嘛!”无奈之下,我和妻子只好买了菜,回家一起做饭。孩子也在旁边帮忙,一家人说说笑笑,呈现出少有的幸福状态。

  吃完饭,孩子去她的小屋待了一会儿,然后拿着一张纸出来,拉我和她妈坐在一起,说要“开会”。

  “家庭会议”上,孩子念了那张纸上记录的今天玩乐的开支情况。她算得很仔细,按习惯性开支,去公园看花展的门票是60元/人,共180元,游乐园6种花钱项目大概要190元,饮料、小吃、上饭店至少要150元,加在一起至少500元,但我们今天的实际花销只有18元。

  我和妻子面面相觑。

  孩子说:“今天我最快乐,6元就够了。”孩子又说:“我还可以花得更少,我可以不花钱。”妻子很心疼地说:“爸妈没说过你乱花钱啊。”

  孩子低下头:“你们拼命挣钱,天天吵架,都说是为了我……但我求你们不要再只想着赚钱了,我不用花多少钱也很好,我只想一家人天天快乐!”

  妻子哭了,我也心痛欲裂,那痛里长出成年人的醒悟:我们颠倒了生活,甚至不如一个6岁的孩子懂得生活的真谛。

  (摘自《乌鲁木齐晚报》)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