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成:为了儿子,豁出去了

  王铁成所扮演的周恩来让海内外亿万观众倾倒,他也因此赢得了“金鸡”“百花”双料影帝的桂冠。然而生活中的王铁成,却有一个先天痴呆的儿子王蔚平,小名狗儿。王铁成为这个“不平常”的儿子倾注了全部心血,始终无怨无悔……

  

  从死神手中抢回孩子

  王铁成的妻子闫莉莉是《五月的鲜花》的曲作者闫述诗的女儿。1965年,27岁的王铁成还是单身一人,在中学教音乐的姐姐便把自己的同事闫莉莉介绍给他。后来,两人相恋并结婚,幸福的日子好像才刚开始。但上天对他并不公平,生活的厄运一波接一波。

   1970年12月,正在外地的王铁成接到了家中的电话,得知妻子生了一个儿子。可正当他沉浸在喜悦之中时,刚出生两天的儿子就被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大夫诊断出21对染色体少了1对,属于先天性痴呆。

  更要命的是,还没出满月,儿子又患上急性肺炎且生命垂危。当时,医生打电话问王铁成,是否还抢救?医生说,反正是个残疾儿,自然病故也是一种解脱。王铁成知道人家是好心好意,可他心里受不了,他在电话里大叫:赶紧抢救!就是条小狗,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它死了!儿子的生命是我给的,我就要对他的生命负责!

  王铁成给儿子取名蔚平,就是要“为儿子讨个公平”,尽可能地让他像正常人那样有尊严地生活。为此,王铁成放弃了原本可以再生第二胎的权利:“我们没有选择要第二个孩子,因为我们怕第二个孩子会分走他的幸福。”

  然而,抚养一个智障孩子所需要付出的艰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王蔚平体质虚弱,免疫能力差,经常生病。有时这种病刚治好,另一种病又犯了。当时,夫妇俩的工资加起来不足百元。为了给儿子治病,他们花光了积蓄,不得不开始变卖值钱的东西,黑白电视机、自行车、手表都卖了。看着儿子烧得滚热的小脸,王铁成甚至脱下身上的棉衣、棉鞋拿到街上去卖。妻子心疼地说:“这可是大冬天啊,卖了你穿什么?”王铁成咬着牙说:“为了儿子,豁出去了。”儿子的病治好了,王铁成却冻病了。

  有一年,闫莉莉去了香港,王铁成一边照顾儿子一边还要演戏。一不留神,儿子不知跑到哪儿去了。这下把王铁成给急坏了,家附近的8条胡同,记不清穿梭着跑了几遍,直喊得嗓子哑了,脚软得像踩了棉花套子。最后,他才抱着唯一的希望到派出所求救。一直熬过了晚上10点半,电话里才传来好消息。王铁成飞身骑上自行车,直奔和平里。当他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赶过去,一见到儿子,就一把将儿子紧紧地搂在怀里,鼻子一酸,泪水哗哗地往下流……

  从那以后,王铁成就把儿子的姓名、家庭地址及联系电话等信息,写在一块白布上,与衣服缝在一起,以防意外。夫妇俩倍加小心地对孩子进行监护,孩子再没走失过。

  

  铁肩扛起“父亲的责任”

  人们都说父爱是严厉的。可是,王铁成对智障儿子的爱,却是那么深沉、那么细腻、那么温柔。为了给儿子一个舒心的活动空间,他在北京远郊顺义区的马坡自己设计建造了一个院落。

  20世纪80年代,王铁成夫妇还住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分配的宿舍里。一套两居室,他和夫人住7平米的小间,让儿子住12平米的大间。夏天很热,家里没有空调,半夜起床,王铁成看见儿子坐在床上呼哧呼哧地摇着扇子,头上、后背淌着汗水……儿子热得十分难受,但嘴里却说不出来。王铁成就拿了一把扇子,坐在儿子旁边使劲儿地扇,儿子才慢慢地躺下睡着了。

  那天晚上,夫妇俩谈到孩子的将来,焦虑和担忧一起涌上心头,竟至彻夜未眠。他们想,如果仅凭现在的经济条件,将来我们老了,谁来养活儿子?他靠什么生活?作为父母,我们要对儿子的将来负责啊!王铁成当时收入微薄,出演电影《周恩来》的时候,他为了向伟人致敬,酬劳分文未取。

  讨论了一夜,年过半百的王铁成决定到香港去打工,为的就是给儿子挣回一份“生活基金”。

  在香港的生活很苦,那时王铁成每天就像个“陀螺”,自个儿抽着自个儿转,一天要转十七八个小时。早上去一家文化公司打工,下午教普通话,晚上又要去给影片配音,常常是凌晨一点多才回到家中。为了省钱,他租了一间非常便宜的小屋,除了一张床什么都没有,阴暗潮湿又闷热。

  王铁成渐渐意识到,靠拼体力挣钱不行,此时他对香港的情况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加上朋友帮忙,他开始搞外贸。他最先做的是大蒜出口生意。这个曾经的著名演员开始独自夹着皮包跑产地、跑海关、跑港口……就这样,他赚到了第一桶金。此后若干年里,王铁成在海南炒过股、在北京秀水街练过摊儿,得意之作应该算是操办了“爱新觉罗家族书画展”。

  为了存钱,王铁成极度节俭,一双袜子穿过8年,但对儿子所要的东西,都尽可能地满足。懵懂的儿子似乎也感受到了父亲的爱。有一年,他在纸上连续写了1000多个“爸爸”,看着那幼稚的笔迹,王铁成心中充满了自豪与满足。

  王铁成夫妇俩还有块心病,那就是狗儿没法上学接受教育。经过考虑,他们决定自己培养儿子。儿子从小喜欢各种电气开关,为了满足他的要求、开启他的智力,王铁成在屋里安装了一个不会有触电危险的电闸,每天开关电闸就成了狗儿的“工作”。有时晚上拉下电闸,屋里漆黑一片,王铁成就毕恭毕敬地“请示”儿子:“王师傅,麻烦你把电闸合上,给我们送点儿电。”这时狗儿就会得意洋洋地合上电闸。

  家里有个傻儿子,在一般人看来,是人生的不幸,但王铁成夫妇没有丝毫沮丧。王铁成从不隐瞒有这么个儿子,还想方设法让儿子出去见世面。他常说:“我要感谢这个傻儿子,是他使我体会到人生的充实和真情!”

  有一年,中央台一档综艺栏目邀请王铁成做节目,他向台里委婉地提出想和儿子、爱人一起参加。台里答应了他的要求。那次节目中闫莉莉陪儿子弹钢琴,王铁成朗诵诗。主持人倪萍深情地说:“铁成大哥大嫂,你们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父母!”

  

  撑起智障孩子的天

  每周三,北京市十里河华声天桥四九城剧场的观众都比平时多,吸引人们的不是京剧名角,而是位影视演员——经常扮演周总理的特型演员王铁成,他出现在这儿,既是出于自己的爱好,更是为了40岁的戏迷儿子王蔚平。

  “他特别喜欢在众人面前表演,每周三我们不到8点就从顺义的家里出发,带着儿子来四九城唱戏,每次来他都高兴得不得了。”王铁成一边看着儿子,一边脱下外套走上台,拿起一把二胡。见到爸爸上台,王蔚平立刻兴奋地站了起来,台下也是一片欢呼。

  锣鼓响起,一名票友字正腔圆地唱起了《盗御马》,王铁成和儿子与其他乐手同台伴奏,王铁成边拉二胡,边小声哼唱着。王蔚平更是目不转睛地看着父亲,比先前敲得更加卖力……一曲终了,王铁成牵着儿子的手走下台,在台上敲了两个多小时大锣的王蔚平已是满头大汗。王铁成轻轻擦去儿子额头上的汗水,将脸凑到他的耳边说:“爸爸问你,今天累吗?”王蔚平用力地摇摇头,露出一脸憨笑。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