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条短信

  认识陈萍是在一个媒体的年会上,她作为当晚获得“年度十佳企业家”的老板,一个员工过千人、营业额过亿元的企业女总裁,代表企业家进行演出。她跳了一曲《月光下的凤尾竹》,专业的舞姿、曼妙的身材,使她成为当晚令人印象最深的得奖者。

  “有没有听过一句话:爱情像鬼,相信的人多,遇见的人少?”认识的时间久了,陈萍在我面前越来越放松,不像惯常女企业家的严谨与慎言。

  “那你家杨楠是你的鬼丈夫呢,还是你的孩儿他爹?”我有点儿不怀好意地看着她。

  她沉默了一会儿,突然盯着我:“这么多年了,我一直有收藏短信的习惯,给你念几条吧……”

  

  1

  丫头,相信大哥,我们一定会有自己的房子还有车。

  ——2000年12月24日

  1999年,杨楠终于受不了国营单位里上下逢迎、内外应酬的工作,辞职下海了。很快,杨楠就注册了一个家具公司,同时拿到了3个品牌的区域总代理。

  最初的创业并不像别人那样动荡起伏,基本上是波澜不惊,平淡而顺利。创业一年多,企业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几十人,办公室也从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半地下室搬到了近200平方米的写字楼。

  那时的陈萍还在邮电局上班。杨楠总是一大早先把陈萍送到单位,再去公司。按说有老公天天送是件很幸福的事,但陈萍心疼老公这样从城东跑到城西地来回折腾,几次忍不住开口叫他多睡会儿,杨楠却总是执拗地说:“晚上我回来晚,没法接你,所以早上一定要送你。”

  刚创业,比起体能和精力上的辛苦,陈萍更担心杨楠的情绪。杨楠性格内敛,所有喜怒都自己闷着,从不跟她谈。多年夫妻了,陈萍自然不会多问,只是一如既往地从他回家时间的早晚和饭量的多少来判断他的心情,以及工作的状况。直到有一天,杨楠彻夜赶制一份财务报表,对财务数据不敏感的他显得有些焦头烂额。财务出身的陈萍实在有些看不下去:“要不,干脆我帮你看看?”杨楠沉思半晌,抬头看见陈萍略显拘谨的目光,忍不住笑出声来:“你怕什么?过来,一起做!”在共同完成4张月度报表后,陈萍顺理成章地辞职,进入杨楠公司,负责财务。

  转眼到了年底,要将各种报表送工商、税务报备审核,陈萍每天一大早6点就得出门,坐公车、换地铁、再坐郊区专线,单是在路上就要耗掉3个多小时。北京的冬天,寒风冷得彻骨,厚羽绒服、帽子、围巾、手套全上阵,才能勉强支撑。这样连续往返一周,终于通过了所有的账目审核。杨楠什么都没说,只是每天回家后,递给陈萍一个热热的暖水袋,帮她焐手。

  那一年的平安夜,公司提前给员工放假。下午3点,办公室里只有几个骨干员工还在和他们俩一起加班。突然,陈萍的手机响起,拿出一看,杨楠的。陈萍奇怪地抬眼看他,他正和设计员讨论方案,点开:丫头,相信大哥,我们一定会有自己的房子还有车。到时候,我开车陪你一起去。

  原来,他什么都懂,什么都记得。

  

  2

  我们定个约定吧:所有工作在单位协商,回家不聊公事。

  ——2003年5月28日

  2003年,公司年营业额突破千万,无论是产品的销售还是人员的壮大,都日见规模。陈萍也从最初单纯的会计,成为分管公司人员管理、组织架构的总裁,而杨楠则主抓产品、设计、定价。

  那个时候,她觉得自己浑身都是劲儿。白天在公司忙了一整天,晚上还抽空去听各种管理课程。

  学习归来,她和杨楠探讨,企业要品牌化、内部管理要规范、高层人员要职业、企业文化要厚重、市场形象要正面……两人用表格的方式将这些理论性的方向进行拆分,形成单个执行标准,然后修改、拟定、颁布、执行。每次,杨楠都笑着说:“丫头真会过日子,花一个人的学费,上两个人的课,还不耽误我的正常工作,大哥要好好谢谢你!”每每此时,陈萍总是笑靥如花。

  不过,再和谐的夫妻档,也会有牙齿咬到舌头的时候。

  一天,审计周经理拿着一张报表找陈萍:“陈总,这家印厂的报价不对,比我了解到的高出40%以上。”陈萍拿起报表,这是策划经理点名要的印厂,字是杨楠签的。

  陈萍权衡再三,还是决定让秘书拿策划稿另选印厂再印一次。其结果自然是质量未见瑕疵,价格便宜了超过40%。

  晚上,陈萍将两本手册放在床上:“看得出来有什么区别吗?”

  “什么有什么区别?是手册内容有问题吗?”杨楠认真翻查着。

  “不是内容有问题,是价格有问题。”陈萍缓缓将周经理来找她,以及印刷的过程告诉杨楠,“我做了调查,这个策划经理之前就跟印厂有过吃回扣的经历。”

  陈萍自顾自侃侃而谈,却没留意到杨楠的表情越来越冷。尴尬的冷场之后,是杨楠明显暴躁的诘问:“你觉得有问题,直接说不就得了?还跑去调查、取证、再印一堆?你以为是警察在破案?”

  陈萍惊住了,杨楠如此反应出乎她的意料,她感到很委屈:“我之所以没有在公司跟你对质,完全是顾及到你的威严。财务是见了你的签字才打的款,我如果在公司和你谈这事,那以后你还怎么批款签字?”

  “你如果真考虑我的感受,就应该第一时间告诉我,不论是夫妻还是合作伙伴,首要的前提是信任,而不是打着尊重我的旗帜,去调查、取证,然后摊在我面前,让我看这个结果。想让我说什么?你英明,你正确,我用人有误,我错了?”

  杨楠的话让陈萍彻底气结。当夜,两人第一次分房而睡。

  第二天,两个人,两辆车,两个方向,绝尘而去。

  晚上,各自聊天、看电视、读书

  临睡前,陈萍突然听到手机响:我们定个约定吧:所有工作在单位协商,回家不聊公事。回家的我们,就是夫妻,不是同事和拍档。

  关灯躺下,陈萍疲惫地闭上眼,突然觉得有些悲凉:不谈工作,回家我们谈什么呢?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话题除了工作就只剩工作了?

  陈萍渐渐发现,没有孩子、老人的时候,除了电视里的体育解说声,两人间的空气都是凝固的……

  

  3

  我睡着睡着突然就醒了,你一个人在外面,要少喝酒,早点儿休息。

   ——2006年8月5日

  随着企业的发展,杨楠的秉性愈加明显——与对外应酬相比,他宁愿将更多的时间花在对产品的钻研和口碑的建立上。但企业要发展,品牌公关、市场营销、业务应酬必须有人做,陈萍只有自己出马。

  各种媒体的采访纷至沓来,陈萍以女性企业家的身份,面对媒体、面对大众,俨然是企业形象代言人。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