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奶粉工厂
温度越来越高,机器的轰鸣声也逐渐增强,让人感觉很不舒服。我头上压着厚重的头盔,鼻梁上架着方形护目镜,身上穿着白色工作服,外面又罩上一套隔离服,脚上不仅套上了塑胶鞋套,还穿上了经特殊处理的防护鞋。在40℃的干热厂房内,我被从头到脚包了两层,严实得像个粽子。与外界通话,也唯有经过无线电耳机和话筒。
电梯门打开,我们终于进入了奶粉工厂的最顶端,也是它的核心区域——干燥塔。这里是厂内最高级别的清洁作业区。
浓缩的奶液被抽到18米高的干燥塔上,进入直径10米的密封“奶缸”内,“奶缸”看起来就像一个小型的游泳池。经过加压后,奶液就像喷香水一样,成为细密的水滴打入喷管中。然后与200℃的高温空气汇合,奶液中的水分迅速蒸发,其他物质形成粉状物,落入下层的振动筛。然后再经过空气流动分离出细粉,再降温以及筛振,将细粉颗粒均质化,最后装入袋中,形成奶粉的主要原料——基粉。
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美赞臣工厂的考察,颠覆了我对奶粉工厂的若干想象:没有牧场,看不见悠闲散步的花斑奶牛,看不到牛奶桶,更闻不到奶香。现代化的厂房采用了严格的防护措施,行走必须在特定的区域内,吸烟区被划在停车场边,每个入口都安装了紫色的灭菌灯,只有完成一套严格的清洁规程后,才能走进车间工作。
事实上,在进入厂区前,我已经签署了一份多达14项内容的责任书。我必须保证不化妆,没有戴假睫毛,必须摘下首饰、手表,保证身上没有任何金属异物。清洁规程也异常严格,不同的区域间有缓冲区更换服装,多次洗手并在手上喷洒消毒液。“所有的一切,是为了防止有物理异物、微生物和化学物质的进入。”美赞臣食品安全总监丹·马克对我说。
工厂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小镇泽兰,毗邻密歇根湖,风景优美。1924年,生产婴儿食品的美赞臣公司收购了这里的“凤凰奶酪公司”,并逐渐改造为奶粉工厂。目前这里是全球最重要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心,年生产普通配方奶粉5万吨,特殊配方奶粉5500吨。
马克先生在奶粉行业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他带我们参观了整个厂区。“奶粉的生产流程包括两部分:湿法工艺和干法工艺。”马克说,“但并不是所有的工厂都会有这两种工艺。”美赞臣在全球有7家生产基地,只有美国、荷兰与墨西哥的工厂兼具湿法与干法两种工艺,中国广州的工厂只有干法工艺,原料基粉来自荷兰奈梅亨。一罐奶粉中基粉的含量至少占到85%,其他则为特殊营养元素等添加剂。
最后检验部门对每个批次的产品进行系统检测后才能出厂。在生产的每个环节,金属探测都是必要的过程,以防止有金属异物混入。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跨国公司规模迅速扩张,奶粉生产工艺也在不断变化。很多大型奶粉公司液态奶的使用量在逐渐降低,他们更多地从供应商处采购基粉,然后调入一部分液态牛奶,加水与其他营养成分混合后,再进行喷雾干燥。这一方面原因在于液态奶的储运限制条件较多,只能更多地依赖本地的奶农。另一方面,牛奶产量不稳定,容易造成价格波动。直接使用基粉,则可以扩大采购半径,减少鲜奶的储运风险,还可以保持价格平稳。
于是,奶粉工厂与奶牛之间的距离就变得十分遥远了。
中国妈妈的奶粉焦虑症
马克不厌其烦地向我们讲解奶粉生产的每一个细节。“其实我的意思是——无论在美国的泽兰、荷兰的奈梅亨,还是中国的广州,只有产品种类的差别而没有安全性差别。”马克说,“因为生产工艺、流程、卫生、安全标准,甚至供应商都是一样的。”
在动身前往伊利诺伊州之前,我已经考察了美赞臣设在广州的工厂。与泽兰工厂最大的不同在于,广州工厂只有干法工艺——将基粉与不同的营养成分混合,形成最终产品。“广州工厂的原材料95%都来自进口,基粉则来自我们在荷兰的工厂。”广州公司研发总监李永雄对我说。
然而对于很多中国妈妈来说,接受这样一个全球化的结论,显然需要更长的时间和耐心。
27岁的方晓彤在2011年春节当了妈妈,她一直坚持从海外采购奶粉。“当我发现怀孕的时候,就开始为奶粉纠结,这是一场持久战。”方晓彤说。
方晓彤的育儿知识更多依赖于网络的育儿论坛以及朋友间的交流。“在专业育儿论坛的奶粉讨论区,对奶粉的口感、香气、色泽、冲泡难易程度、产地等各方面有全面的讨论和各种介绍与论证。看得越多越眼花缭乱。”
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国妈妈对国产奶粉的信心备受打击。现在,奶粉被妈妈们划分为:大陆货、港版货、原产地货,即专供大陆、香港和本国的奶粉。方晓彤最后决定所有的奶粉都不在国内买了。
孩子刚出生时,方晓彤托朋友在香港买了几盒奶粉备用。但很快便遭遇了奶粉荒,香港和澳门的零售店都被“方晓彤们”挤破了门槛。持续供给的问题,始终困扰着方晓彤。她最初和多数妈妈一样,选择在淘宝上寻找海外代购。但断货的情况经常出现,这意味着要经常更换卖家。但靠谱的卖家可遇而不可求,她必须花大量时间研究卖家的信誉、货源,并且在第一次少量购买辨别真伪后,才敢放心采购。然而刚刚建立的信任可能很快就会因断货而被摧毁,进入下一次循环。
“对我来说,每次更换卖家就要死无数脑细胞。”方晓彤说。
去国外直接购买是方晓彤最喜欢的选择,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很困难。
2011年6月,她开始托在美国工作的朋友直接代购。一开始操作很简单,朋友去商店通过iPhone的Facetime功能直播让方晓彤挑好后,一次买一箱寄回来。但海关总署后来要求:个人邮寄进境物品应征进口税额在人民币50元(含50元)以下的海关予以免征。而对奶粉又另加规定:从2011年9月1日起,奶粉应征税将随进出境个人邮递物品关税免征额度的调整而改变,入境奶粉免征税将由原来的25千克降为现在的1.8千克。
“这意味着要想免税,每次只能寄两罐奶粉,运费上就很不划算了;如果买4罐就要交80块钱的进口税,而且两罐奶粉只相当于孩子半个多月的食量,从购买到寄到目的地需要10天左右。如果还想享受朋友直邮奶粉的待遇,我需要请他每个周末都帮我各去商店和邮局一趟。这种无理要求我实在开不了口,只好重新开始了淘宝之旅。”方晓彤说。
方晓彤的朋友唐燕也是年轻妈妈,她选择了直接海外网购的模式。“虽然麻烦些,但是比淘宝上的货源稳定。”唐燕说。她常去eBay和PayPal,一次买两罐,每个月买3次。遇到物流慢的时候,就只能用国内产品先顶一阵子。有时候也一次多买一些,进口税自然跑不了。“国家有一些禁止某些国家奶粉入境的规定,常常提醒自己要小心,别买了运不回来。”唐燕说。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