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来,我在爹妈身上看到的他们对待钱的态度,就一个字:存!
存钱是我们这一代人爹妈的人生常态。在十几二十年前,我父亲的工资也就几十元、100多元,我母亲的工资更少。就是在那样的情况下,要是哪个亲戚家有个急事,或自家紧急用钱,我爹妈便能从银行把“定期”改成“活期”,拿出个两三千,乃至一两万。当然,若不是非常紧要,或者还有其他选择,他们是不甘心把“定期”改成“活期”的,因为那样会损失很多利息,而那个年代,把钱放在银行“吃”一点儿利息,是不错的生财之道。
可是,他们很多年前就为我在大城市买了房子,那房子的总价值为20多万元。我和弟弟结婚,也花掉了近10万元。与我年岁相仿的人,都不能不惊叹我们爹妈存钱的能力和速度,他们好似变戏法似的能一下子拿出3万、5万,乃至更多。我知道,那是他们的命根子,不到万不得已会死死地看着。
而我们,完全不是以那样的心态和做派存钱。我们要旅游,要吃香喝辣,要穿名牌,要一年甚至半年换一部手机。虽然我们这一代挣钱的能力已超过爹妈那一代,我们存钱的能力和速度却远远滞后于他们,当我们购置不动产时,需要动用一笔大钱时,我们只能把求助的目光抛向两鬓斑白的他们。
爹妈不会花钱?当然不是。他们考虑更多的是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而诸多因素中,我们占据80%。每一个爹妈身上都有一部经验传奇。勒紧裤腰带存钱可能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却是最实用的方法,关键时候,你能指望上它,甚至个别时候你唯一能指望上的,也就是它。
(摘自《羊城晚报》 2014年5月7日)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