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支付方便快捷,省去了随身携带过多现金的麻烦,不但能累积积分,还能提升信用额度,对个人贷款十分有好处。但是在申请、使用信用卡的时候,你需要弄清楚一些概念,否则就很容易掉进信用卡的小“陷阱”。
陷阱一:透支取现送话费
“我收到短信,说是取现可以送话费,取现满1000元送20元话费,满4000元送50元话费,还有机会抽取iPhone5,听着还真不错!”李小姐最近收到了某信用卡中心发送的优惠提醒,说是只要满足取现条件,就可以获赠相应的礼品,不过溢缴款取现和手续费优惠的取现不参加活动。
李小姐所说的活动真的是天上掉“馅饼”吗?先来看看大家比较熟悉的信用卡取现利息。按每天万分之五计算,从取现当天开始计收,取款1000元每天的利息就是0.5元,取现30天就是15元。表面看来这笔利息支出并不算太高,持卡人可能会觉得,反正我能收获更多的话费,只要早点儿还款不就好了?其实,利息并非取现的唯一成本。大家不该忽视信用卡取现手续费的问题。
据了解,推出该活动的信用卡中心针对取现业务的收费标准是,手续费为取现金额的2%,每笔最低20元,也就是说,取现1000元需要支付20元手续费,取现4000元需要支付80元手续费。看来,所谓的透支取现送话费其实并不划算。
也提醒持卡人,信用卡透支取现的成本不可小觑。临时救急还好,若遇上稍长时间的资金周转问题,建议采取其他方式。
陷阱二:信用卡商城“特惠”价不低
在某信用卡网站的首页,吴女士发现了信用卡商城正在促销的广告,尤其是床上用品的折扣力度颇为诱人。由于吴女士刚刚新房装修完毕,一直想买合适的产品,这一发现无疑戳到了她的心坎上。网站上显示,一套床上6件套原价6880元,现价只需要3880元。这一商品除了可以一次性付款之外,还可以选择分3期、6期付款,零利息,零手续费。这一折扣力度更是让吴女士动心。没多犹豫她就下了单,并选择分6期付款。
不过,当她把这种“好事”和姐妹分享时,却被泼了一头冷水,姐妹告诉她这种网上商城的价格很多都是虚高。吴女士在淘宝上看到了不少同款商品,售价基本都在2500元~3000元。也就是说,她其实根本没捡到什么便宜,反而亏了不少钱。
要避免吴女士这样的尴尬,大家在购物前应做好功课,不要因为眼前的折扣、优惠就怦然心动,最好能与真实的市场价格做个比较。
陷阱三:开卡送好礼
几个月前,刘先生路过一个信用卡申请网点时,发现摊位上的礼品颇为诱人,是一个样式新潮、图案颇具个性的背包。因为自己正打算购买这样一款背包,所以还没等销售人员多说,他就签订了办卡协议。“当时我只是确认了一下是否办卡可以获得背包,其他也没有多问。”刘先生说,在他的印象里,几乎所有的信用卡都是开卡免首年年费的,同时只要在一年内消费满一定金额,就可以免去次年年费。他想着反正对自己来说并无成本,还能白得一背包,觉得捡了大便宜。
没想到,在他开卡使用后,首期账单显示他需要支付一笔制卡费,同时还需要支付一笔入会费。原来,他所申请的这张卡片并不是一张简单的信用卡,而是某公司会员资格的联名卡。根据申领协议,他需要在首年支付入会费和制卡费共计180元。
如果你也曾有过和刘先生类似的糊涂经历,可要吃一堑长一智了。尽管现在多数信用卡对年费实行减免政策,但并不代表开卡零成本,会员费、工本费等都可能是潜在的收费名目。
同时也要提醒一下持卡人,在使用信用卡一段时间后,你可能会收到升级成为白金卡的邀请函,这时候,你需要了解的不仅仅是高端卡片所带来的实际优惠、增值服务,更需要权衡一下相应年费是否花得值得。
比如,你所升级的是一张以航空服务为特色的白金卡,能快速累积里程,同时提供机场贵宾服务、免费机场接送服务等等,可你平日里并没有经常乘坐飞机的机会,那这张卡的价值对你来说就会大打折扣。由于白金卡的年费较高,免除年费的条件相对苛刻,因此在决定是否升级之前,持卡人还应好好衡量。
(摘自《理财周刊》2013年34期)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