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场的地上有一只死鸟,我送豆豆上学时,连续几天看见它静静地躺在那里。
刚看到那只死鸟时,我下意识地想拉着豆豆快速离开,生怕吓到他。可豆豆却停下来,好奇地问我:“妈妈,这只鸟不是在睡觉,应该是死了吧?”我平静地点了点头。早在豆豆3岁的时候,我已经和他谈论过生命与死亡的话题,所以他说这个“死”字时,非常自然。
豆豆接着问:“它是怎么死的呀?”我答:“我看不出来,你觉得呢?”他蹲在地上认真地看了一会儿,然后很严肃地说:“是不是翅膀受伤了,从树上掉下来摔死的?你看,它耷拉着翅膀呢!”我说:“可能是的。”他又说:“也有可能是触电了,我总是看到鸟儿停在电线上。”我没有跟他解释,小鸟停在电线上是不会被电死的,还是淡淡地回答他:“这也有可能。”豆豆继续猜测:“或者,它是被猫咬死的。上次我就见到一只猫追一只鸟来着……”一路上,豆豆都在做着对小鸟死因的各种猜测。
走到幼儿园门口时,他突然幽幽地说:“不知道这只鸟多大了,如果很老的话,可能什么也没有发生,就是老着老着就死了。”老着老着就死了,听起来,怎么伤感中带着一丝浪漫呢?我的思绪一下子游离了,一晃神的工夫,他的背影已经融入到一堆小朋友中间,欢快地玩起来。
过了两天,死鸟还在。豆豆说:“妈妈,我觉得它是真的死了。”原来,他之前还对小鸟死而复生抱有希望。“你看,它没有前天那么大了,它在慢慢地消失吗?”我说:“是的,好像是变小了。”他突然说:“要不,我们给小鸟办一场葬礼吧?就像汤米的爷爷那样,躺在棺材里,然后葬在地底下。”——这是他之前看过的一本书。回到家后,豆豆便着手准备:1个盒子,1把铁锹,1块纸板,1只水笔,还有1包东西。他把小鸟放进盒子里,盖上,然后放入挖好的坑里,再把那包东西放在小鸟的旁边。我问:“包里是什么?”他说:“有手电筒,小鸟害怕的时候可以把光打开;有涂色卡片,小鸟无聊的时候可以玩涂色;有巧克力,小鸟饿的时候可以吃;还有这个,是一张小鸟的图片,我想,小鸟看到图片,会知道有人在爱着它,那会给它力量与勇气……”我越听越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个包很像他在美国上幼儿园时,老师教他们准备的地震包。我突然明白,原来,5岁孩子眼里的死亡,不过是生命从一个地方,到了另一个地方。
我很真挚地赞美他:“小鸟一定会很感激你为它做的这些。”他没有说话,和我一起,把一捧又一捧的泥土撒在安放小鸟的盒子上。然后,他拿起笔,在纸板上,画上了天空、白云、飞翔的小鸟。小鸟的头上,还戴着一个美丽的花环……就如同,这只小鸟从来没有离开过。
(摘自《婚姻与家庭·社会纪实》2013年11期)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