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也能出品位,她搞“智慧相亲”赚财富

  刘若卉将适龄的男男女女们组织到一起,参观博物馆、举办读书会、甚至举行辩论会。这些优雅的男女优雅地相处,最终目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相亲。这种“智慧相亲”,成功率颇高,也给刘若卉带来了财富。她说,相亲也要有品位……

  

  厌烦普通婚介,要做“智慧相亲”

  

  刘若卉是广州大学2007年的毕业生。毕业的时候,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已经出现,她在连续应聘了一个多月后,只能将进写字楼当白领的梦藏在心底。无奈之下,她进了一家规模颇大的婚姻介绍中心的办公室工作,工作内容是接电话,安排条件合适的男女见面。

  这家婚介中心效益挺好,当然撮合成功了不少男女。但更多的男女在交费后,面临的却是失败,一无所获。为了吸引更多人交费,婚介中心总会张贴出极有吸引力的征婚启事,像什么“富家女,体健貌美,有房有车,为将来家庭稳定,诚寻相貌普通、收入一般、憨厚老实、会体贴人的男子为夫”,“某男,青年企业家,离异无孩,身家千万,诚觅五官端正、心地善良的女子为妻”,等等。这类自身条件极好,向对方要求却不高的征婚启事,自然会引来众多的应征交费者。

  刘若卉刚开始还奇怪,条件这么好的人也要到婚介所征婚?后来她才知道,这些征婚启事大多是假的,那些条件优秀的征婚者是虚构的,骗更多的人来交钱而已。但人们交了钱,自然就要见征婚当事人,婚介中心就派出“婚托”去应付。刘若卉在婚介中心工作了3个月后,老板把她当成了自己人,开始把“婚托”这种婚介业的“核心机密”告诉她,并开始由她安排婚托们去应付交了费的应征者。婚托有的是专职的,有的是兼职的……

  知道了婚介业中这些骗局,自己也参与其中,刘若卉感到了厌烦。她想,难道就不能诚信经营吗?难道就不能将相亲搞得有品味一点吗?

  随着刘若卉积累的“婚恋资料库”中的人数不断增加,也是随着她对婚介事业思考的不断深入,她打算要有所行动了。

  2008年6月,刘若卉依次给她“婚恋资料库”中的人打电话,说要利用周末时间搞个野外聚会,内容包括聚餐、个人才艺表演等,一方面是让大家好好玩一下,最重要的目的则是帮助他们找到另一半,每人交费50元。

  由于可以到野外放松玩乐,能认识很多新朋友,甚至还能找到未来的恋人,所以有40多人报名,男女比例相当。大家围成一个大圈,表演者按照事先安排好的顺序依次到圈中心表演,有唱歌、有舞蹈、有音乐演奏,甚至还有小品。快乐的气氛弥漫着,大家笑声激荡。

  活动结束后,刘若卉发现尚有500元的盈余,这便成了她辛苦组织活动的报酬。

  活动的成功,让刘若卉的心更加不安分起来,她渴望着尽快离开婚介中心,去做有品味的婚介事业。操作模式她也想好了,就叫“智慧相亲”,办“智慧交友会”,以高品味的活动、交友来招徕会员,目的则是相亲。

  

  智慧相亲出品位,相亲交流两相宜

  

  如果以前有人找刘若卉帮忙,她是被动的,现在她则主动利用网络工具和人们的口口相传,吸引更多的人进入她的“婚恋资料库”。当资料库中的人数达到100多时,她从婚介中心辞职了。

  2008年10月,从此她要开始全力做“智慧相亲”。

  她不断充实她的“婚恋资料库”,壮大她的“智慧交友会”。她同时知道,以自己个人的能力,不可能面向所有人群,更不可能提供面面俱到的服务。要让相亲和交友做出品味来,就必须对客户群做一定的限制。她定出的条件是,要参加“智慧交友会”,要进入她的“婚恋资料库”,至少要大专以上学历,要有相对固定的工作……

  2008年12月,在经过精心准备后,刘若卉组织的首次“智慧相亲”活动——黄埔军校、长洲岛一日游开始了。参加活动的有40多名男子、30多名女子,大家在鱼珠码头乘渡船前往长洲岛,兴奋地拍摄着珠江上的军舰,有男子高声地谈论着军事,热烈的智慧交友气氛就开始产生了。上岛后,他们参观了黄埔军校旧址、长洲要塞、白鹤岗炮台、孙中山故居等景点,在放松心情、增长知识的同时,交友、相亲的目的也达到了。参加者对这样的形式一致赞扬,说既能交友相亲,又非常自然,没有平常相亲的那种尴尬……通过参加者的口口相传和网络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智慧相亲”队伍中。

  刘若卉辞职后这第一次正式“智慧相亲”活动的成功,鼓励了她,也使得其后“智慧相亲”的大体模式固定下来。2009年1月底,刘若卉又组织了“新春新气象,情约博物馆”活动。有近百名男女参加,一起参观广东省博物馆、鲁迅博物馆。刘若卉的“智慧相亲”名气越来越大,举办频率也越来越高,由刚开始时的一月一次,变成了半月一次,再变成了每个周末固定举行。

  而从2009年12月开始,除了每个周末举办“智慧相亲”外,刘若卉决定节日“加餐”,在每个特别的节日里也举办相应的活动。如这个月的圣诞节,她组织了“圣诞平安夜,艺术赏与析”的活动,选出了对西方文学艺术有一定了解的3位参加者,由他们重点讲述了赞美诗、贝多芬的《欢乐颂》、以及其他与圣诞有关联的西方文学大师、艺术大师的作品。这真是个有品位的圣诞节,到场的男女在交友的同时,学到了严肃文学、严肃音乐的相关知识,提高了素养。更经典的是,其中一位主讲的男子得到了一位漂亮女士的献花,两人当场结下情缘,并在两个月后定婚,演绎了一桩极富情趣与品味的“闪婚”。

  2010年2月14日的情人节,刘若卉却选择了一种似乎与“情人”二字毫不沾边的活动形式——读书会。读书会上,每个人都要晒一晒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情人”书籍。有人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经典著作《红与黑》、《飘》,也有人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颇具争议的《金瓶梅》、《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亦雅亦俗,读书会上笑声不断,大家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当然也不会忽略参加这次读书会的终极目的——相亲。

  就这样,每个周末,加上每个节日,刘若卉都会举办智慧相亲活动,她每月的平均收入超过了1万元。

  

  奋斗春节情人节,智慧相亲有前途

  

  但2011年春节即将到来的时候,刘若卉却一度陷入了困惑。春节长假,各企事业单位一般最少放假7天,多的放半个月甚至更多,“万事俱停”,人们都忙着回家过年,这种情况下,还搞不搞智慧相亲活动?想来想去,她的判断是,回老家过年的人很多,但也有许多人因为种种原因要留在广州,有些决定回家过年的人可能买不到车票也会留下。如果在春节期间搞智慧相亲,不仅能帮这些不能回家的人过个喜庆热闹的年,还能让他们学到知识,甚至找到伴侣……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