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去母亲家,发现她又买了一堆保健品。
母亲爱听健康讲座,爱买保健品。保健内衣、内裤、鞋子,保健椅子,降血压的药隔三差五都往家里买。那次居然花一万多元让人送家来一张床垫,说啥病都治。还有一次,花600元买了一个装银杏叶的保健枕头,长方体形,有棱有角,本来没有颈椎病,用了这个枕头由于姿势不正确,反而导致了颈椎增生。想到这些,我就上火,怎么劝都不改。平时省吃俭用,买起这类东西很大方,那点退休金都花在这上面了。
那天,指着那堆保健品,我大声责怪母亲:“有病去医院治疗不好吗?这东西,要是能治好病,还要医院干什么?”母亲像做错了事似的,低头红着脸小声说:“人家来大巴车接送,还让参观工厂,让旅游。很多老头儿老太太都去,在一起说说笑笑很快乐。还有,那小姑娘,别提多体贴,爷爷奶奶不离口,都是搀扶着老人走路。”难道这就是理由?这不是“糖衣炮弹”吗?我很无奈。
回来的路上,遇到同学阿丽说起这事。阿丽说:“阿姨的现状是老年人共同存在的情况。其实这是一种心理疾病,叫做‘亲情缺失症’。症状就是爱凑热闹、爱与人交流、爱买东西。原因是,孩子不在身边,内心孤独寂寞,缺少亲情抚慰。渴望通过买东西获得的快感填补空虚的心灵。”阿丽的话吓得我心里打颤。她是大学心理学老师,她的话我相信。
这时,我想起经常在街上闲逛的白老师。白老师退休前是中学的优秀教师,丈夫去世得早,孩子远在国外,她长期一个人生活。退休后,失去了教学这个精神支柱,得了精神分裂症,经常一个人提着包买东西,见什么买什么。难道母亲……不敢再往下想。
“解决的办法,就是多给亲情抚慰,多与老人交流。”阿丽支招。
从那以后,无论多忙,我都每天去看望母亲,和她一起做饭吃饭,听她唠叨。还动员女儿多去和姥姥交流,说些年轻人的新鲜事,让她享受祖孙三代的天伦之乐。眼下,母亲忙着给我们做好吃的,快乐充实,再没参加什么讲座。责编/张立平laomalp820114@163.com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