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父濮存昕:把女儿“放养”成80后爱心总裁

  2012年初,一群来自青海玉树的儿童在经过多次手术后,终于走出北京一家著名整形医院。这些曾经面部残缺的孩子,如今都变成了漂亮小天使。重拾快乐的他们,再也不用戴着口罩生活了!而改变其命运的,正是濮存昕和他的女儿。近年来,这对父女频频发起公益行动,温暖了无数灾区孩子的心。人们不禁好奇,曾自称“叛逆少女”的濮方,是如何与公益明星父亲“统一战线”的?这位28岁海归美女,为何要独创一家公益性的公司做慈善?

  

  明星老爸发飙:教育子女不要“和事佬”

  濮存昕和宛平是圈内少见的和谐伉俪!1983年,他们的女儿濮方出生,初为人父的濮存昕高兴极了,经常哼着歌儿在门前的铁丝上飘扬起孩子花花绿绿的尿布。女儿的降生给了濮存昕巨大的动力,此后他工作起来更加投入。

  随着女儿一天天长大,濮存昕渐渐发现,小濮方身上有着许多独生子女的“通病”:霸道、自私、任性。有时候亲戚带着孩子来家里玩,濮方作为姐姐却丝毫不懂得礼让小朋友,经常霸占着零食和玩具,别人一碰就要挨她的“粉拳”。有一次,见女儿又蛮不讲理地欺负同事的孩子,濮存昕生气了,当场就把小濮方锁在卧室里让她反思过错。但宛平于心不忍,很快就将孩子“营救”了出来。濮方走出房间后“嘿嘿”直笑,那得意的表情似在向爸爸挑衅:有老妈保护,我才不怕你!

  当晚,濮存昕开始认真和妻子谈孩子的教育问题:“我希望以严父的形象来提高教育女儿的效率,可你对女儿太过呵护,老做她的‘挡箭牌’,这样下去非把孩子宠坏不可。”宛平反驳道:“人家不都说嘛,夫妻俩教育孩子,应该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软硬兼施才好。”濮存昕不赞成妻子的观点,他说:“我认为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应该一致,不应该一个异常严厉,一个温柔有加,那样孩子会不知道该听谁的,该怎么做。”

  女儿上小学后,每天早上都要宛萍催促好几次才起床,起床后还揉着眼睛直喊困,穿衣、洗脸磨磨蹭蹭。为此,濮方多次迟到,在学校挨了不少批评。宛萍拿女儿没辙了,就对濮存昕说:“你不是说要严管女儿吗?先治好她赖床的毛病吧!”濮存昕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好吧,看我的!”

  当晚,女儿睡觉前,濮存昕拿出一个新买的闹钟,郑重地放到她床头,神情严肃地说:“你现在是小学生了,应该遵守学校不迟到早退的制度。以后爸爸妈妈不再叫你起床,闹钟一响,如果你起不来,迟到了受批评是你自己的事情!”起初濮方撒着娇不同意,可濮存昕没有给她任何商量余地。果然,濮方逐渐改掉了睡懒觉的毛病。严父式的教女方式有了成效,濮存昕夫妻俩很开心。

  

  严宽有度是真爱,放养“叛逆少女”出国留学

  健康向上、坚强勇敢、不矫情做作,是濮存昕对女儿的要求,他和妻子也一直沿着这个方针培养孩子。但在濮方8岁那年,有一次爸爸带着她去医院体检,验血时不幸遇上一个业务不熟的小护士,在濮方手腕上连扎了6针才找对血管。这时,疼痛难忍的濮方终于哭了起来。“扎了6针才哭,这小姑娘真够坚强的!我儿子一扎针就鬼哭狼嚎。”有位家长目睹了这一切,不由啧啧赞叹。

  可濮存昕并不以此为荣,一回到家里,他就不无忧虑地对妻子说:“挨了6针她才哭出来,是不是我们平时把孩子管得太严格,教育方式太凶悍了?女儿这样隐忍,我看着都替她感到委屈。”宛萍当即也附和说,濮方如果能和别的孩子一样,将内心表达得更直接一些就好了。见女儿已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大方向不会出什么问题了,濮存昕决定调整教育方式,适时地放宽对她的约束。果然,收效立竿见影,后来濮方变得更加活泼开朗了。

  但好景不长。升入初中后,濮方和许多刚步入青春期的孩子一样,渐渐显露出了叛逆的一面,总喜欢和父母对着干。有一天,濮方和同学玩到很晚才回家,濮存昕在责备她一番后,让女儿赶紧睡觉。不料,濮方竟坐在客厅里默不作声地看起了电视,嘴里还忿忿地嘟囔道:“真讨厌!”濮存昕不由火冒三丈,抬手就甩给女儿一个耳光,说:“不准对大人没礼貌!”

  这是濮方有生以来第一次挨爸爸打,她摸着火辣辣的脸颊,委屈的泪水夺眶而出。第二天,濮存昕坐在赶往河北片场的车上,脑子里浮现出女儿红肿的脸和她流泪的样子,他感到懊悔和心疼不已。

  更可怕的是,父女俩的感情仿佛从此有了裂痕。细心的濮存昕注意到,濮方在外面和同学们说话时,嘴角是翘起来的,显得很快乐。一旦回到家里面对他和妻子,女儿的脸就会耷拉下来。

  濮存昕开始反思才意识到,孩子大了不由爹娘,严加看管只会让她感到不快乐,并滋生抵触情绪,倒不如还孩子一份自由。

  想通了这个问题,濮存昕心里豁然开朗。此后,他和妻子干脆以“开放式教育”代替以往的严苛。在把握好大方向的前提下,两人不再管女儿细枝末节的东西,以免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在赢得了尊重和一定的自由后,濮方一下子变得阳光起来,和父母在一起时也有了欢声笑语。

  1998年,濮方提出想去美国留学,接触多元文化。尽管濮存昕夫妻俩都很舍不得女儿远离自己,但最终还是尊重了孩子的选择。当年3月,濮存昕将女儿送上飞往纽约的飞机。临行前,他送给濮方一本《诫子书》及3句话:“一定要健康;一定要自食其力;一定要懂得感恩。”

  到美国后,濮方却谨记父亲的叮嘱,做人做事都很低调。她在勤奋学习的同时,课余时间还与别的留学生一样,通过到中餐馆刷盘子、车行洗车赚生活费。

  与女儿的成长同步的是,濮存昕的事业也蒸蒸日上。他塑造每一个角色都精益求精,演技征服了观众,也征服了妻子。濮存昕形象健康,在观众中很有号召力。2000年,卫生部聘请他为“艾滋病义务宣传员”。当时,不少好心人劝他:“你这是在往火坑里跳,万一被感染了怎么办?”濮存昕也有点犹豫。此时,他想到了女儿,便想从她那里得到理解和意见。

  接到父亲的电话后,濮方淡然地说:“就这事啊,在美国很正常。上个星期,我在这边也加入了反毒品宣传的公益组织呢!”没想到女儿出国才一年,就有了如此高的觉悟,濮存昕深受感动,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

  

  携手做慈善,与总裁女儿建立浓浓“战友情”

  离开祖国和父母后,身在大洋彼岸的濮方时常会想家。这时她才深切地体会到,曾经呆在父母身边的日子是多么温暖和幸福。

  2003年7月31日是濮存昕50岁生日,当天他收到了一份特殊礼物——濮方以她的相册为素材,特意制作了一部“微电影”在网上传给爸爸。在 “影片”结尾处,濮存昕还看到一行温暖的文字:当身在异国他乡,我才感觉到家庭的温暖,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濮存昕和妻子看得热泪盈眶。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