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音机里的美妙时光

  小儿豆豆的复读机坏了,在网上挑选了好长时间,最后我给他买了一个圆圆的收录机。豆豆第一次拥有收录机,兴奋地旋来旋去,和我们当年一样,对这个神秘的黑匣子充满了好奇。

  70后都有过听广播的记忆,我们这一代人或许就是听着广播长大的。甚至,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曾住过一个电台主持人,其美妙或充满磁性的音色至今还有记忆,令我们念念不忘。

  在那个物质和精神生活相对贫乏的年代,电台带给我们数不清的乐趣,也让我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憧憬。我们听“小喇叭”,听“星星火炬”,听新闻,听评书,还听长篇连载。当然,最爱的还是收音机里的点歌节目,那个时候点歌不像如今,微博上@一下就马上会有回应,必须写一封信邮寄过去。于是信寄出的那天起,日子就有了期盼,期盼着哪一天,听到主持人念着自己的名字,说为我送上一首歌……

  和豆豆说起这些往事,他不太理解,甚至觉得不可思议。是啊,电视网络这些新兴媒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代替了收音机的地位,我们早已不再需要展开想象的翅膀,世界就以光怪陆离的姿态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直到有了私家车,终于又重新听起了广播。只不过,也是零零落落地,随意地,偶然地,有一搭没一搭地,似心情,似天气,更重要的是,看时间而定。

  开始的时候,是盲目的,旋到哪儿就听哪儿,听的时间久了,就有了几档特别偏爱的节目。就连豆豆,也有了自己钟爱的电台节目主持人。给他买的收录机派上了大用处,早上一睁开眼睛,他就旋开收音机,收听小城交通台的一档“嘚嘚吧”节目,节目主持人在收音机里讲各种笑话,最佩服的就是他常常毫不留情地拿自己开涮,我和豆豆都被他逗得前仰后合了,可节目里的他还是一本正经。笑话听得多了,豆豆潜移默化地受了影响,和朋友聚会的时候,豆豆冷不丁地就会冒出几句特幽默的话,让大家拍案叫绝。

  生活太沉重,乐和乐和,我们才会有继续前行的力量。晚上下班回家的路上,我和老公都爱听电台女主播的“下班快乐”,哪怕堵车,也不觉得有多烦躁,甚至会遗憾回家的路途怎么这么短暂,还没听过瘾呢就到家了。赶紧奔跑着冲回家,继续打开收音机,边炒菜边听节目。厨房的烟熏火燎因为有了收音机的陪伴变得可爱起来,吃饭的时候,随便旋到一个音乐频道,伴随着轻松迷人的乐曲,是我们一家三口最重要和最美好的沟通时光。

  当然,最爱的还是车载收音机的陪伴,在车上的时间顿时也变得美妙起来。尤爱在雨天,驾驶着小车,穿行过喧嚣的市区,到达人迹稀少的郊外,收音机里传来最爱的音乐,整个身心慢慢融化其中,没有烦恼、没有工作、没有人际关系、没有刻意的克制……只有天与地在我面前狂奔,那种静寂和孤独可以彻底感受到内心的声音和诉说,这种感觉,非常奇妙,让我沉醉。

  休息天,我们一家三口喜欢去郊外漫步。找个阳光铺满的草地,一人捧一本书,看累了,书一扔,3个人谈天说地,我变戏法似的拿出我的随身法宝,IPAD上早就下载了收音机软件。这下好了,爷俩抢着要听各自喜欢的节目,最后我执中,挑了一个大家都爱听的“畅游大都会”节目,既有美妙的歌听,又有主持人睿智的谈心。那一刻,我们仨躺在草地上,花很香,树很绿,草在风中结种子,阳光洒落满地,我们什么都不用说,只是专注地听着收音机,就觉得很美好。

  有一段时间,我喜欢的一档节目突然改版调整了时间,我与它的邂逅戛然而止。有失落的遗憾,但旋即又释然。邂逅一档节目,就像邂逅一个有缘人。如同我们这一路走来,总是不停地在邂逅。有的人淡了,有的人浓了,有的人还在,有的人走了。有缘的人终会再相逢。

  音乐电台传来朴树的那首老歌,我很喜欢听:她们都老了吧?她们都在哪里呢?她们已经被风带走,散落在天涯……ma-ch-ch@163.com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