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00周年。为筹备这一盛事,1963年春,周恩来总理指示中国革命博物馆要大力收集孙中山和同盟会元老、国民党左派廖仲恺、何香凝、柳亚子等人的文物。为此,柳亚子家人将他遗留的文献资料、诗文手稿等共6000余件捐献给博物馆。没想到,其中的两枚印章,不久竟酿成一场大灾祸。
当年,柳亚子为了表示自己对毛泽东和斯大林的崇敬,遂请篆刻大师曹立庵刻了两枚印章,一方刻为“兄事斯大林,弟畜毛泽东”,另一方刻为“前身祢正平,后身王尔德;大儿斯大林,小儿毛泽东”。
第一方文中的“兄事”、“弟畜”典出《史记·季布传》:“长事袁丝,弟畜灌夫”,意为西汉名将季布的弟弟季心为人仗义,因避祸逃到吴国,躲在吴国丞相袁丝家里,他像待兄长一样尊敬袁丝,又像待弟辈一样友爱灌夫等人。
第二方印文中的“大儿”、“小儿”典出《后汉书·祢衡传》。祢衡为东汉末年才子,他在群贤荟萃的京城中只看得起孔融和杨修两人,常说:“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这里的“大儿”、“小儿”是“男儿”之意,是对自己钦佩的人物的尊敬。辛亥革命前的革命宣传家邹容,在《革命军》中也曾使用“大儿华盛顿,小儿拿破仑”的说法,表示对美国和法国革命时期这两位领袖人物的尊崇。
1966年春,中共中央某单位的一位工作人员,受命到中国革命博物馆查阅文物目录卡片,看到这两张贴着照片的印章卡片,认为印文是对领袖的不敬。革命博物馆馆长兼党委书记李兆炳也不敢做主,将卡片送交康生。不久,康生将卡片送回革命博物馆,并用红铅笔在卡片上批示:“反动之极”。
李兆炳只好按康生指令,指示保管部将两章销毁:先将印章文字磨平,再敲碎成几段。后来,还特意召开全馆群众大会,将封存的卡片、文物照片和底版取出当众销毁。已经去世8年的柳亚子也被加上了“反革命”的帽子。直到江青、康生一伙被粉碎后,“反动印章”案才终获平反、水落石出。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