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姑娘自费在中国办起孤残孩子寄养点
祖先是荷兰人的阿曼达,1961年出生在南非第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兄妹3人,她是长女。1988年,阿曼达到美国犹他州杨百翰大学上学。在美国求学期间,她被深邃古老的中国历史文化所吸引,于1997年9月前往台湾教授英语。
2004年9月,阿曼达辞去在台湾收入不菲的工作来到陕西,在西安南郊高新区一所国际学校担任外籍教师。
工作之余,阿曼达让西安市一所中学工作的一个朋友带她到西安北郊的儿童福利院做义工。每当阿曼达在福利院抱上那些孤残孩子时,眼圈就发红。
从西安高新区到儿童福利院路程较远,最少要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阿曼达风里来雨里去,始终奔波在高新区和儿童福利院之间。2005年5月的一天,朋友对她说:“我看你这么喜爱孩子,还不如办个寄养点,把孩子接到你家里,省得你跑来跑去累得慌。”阿曼达听后急切地问:“我是外国人,中国政府能允许让我当他们的妈妈吗?”朋友自己也不清楚,说帮她打听打听。
3天后,朋友把打听到的消息告诉阿曼达,说是只要阿曼达写出申请,具备符合寄养孤残儿童的条件,政府是允许的。阿曼达听后高兴得蹦起来,抱住朋友就给了一个吻。
阿曼达一边向政府有关部门递交申请,一边寻找合适的安家地方。她选中了高新区团结南路枫叶新都市的C区,租住了B座的502室,那里房间大,环境好,很安全,她感到非常满意。
2005年9月8日,阿曼达辞去国际学校的外教工作,正式与西安市儿童福利院签订了孤残儿童的寄养协议。9月13日,一面闪闪发亮的“西安市儿童福利院枫叶新都市寄养点”的牌子,挂在了她租住的门上。就这样,阿曼达的家就成了我国第一个由在中国的外国人设立的“家庭寄养点”,阿曼达把它叫做“海星寄养之家”。
那天,阿曼达非常兴奋,逢人就说:“我要当妈妈了,我有孩子了……”也就是这天,她从福利院一次就抱回6个孩子,最大的4个月,最小的出生仅6天。
一个人护理6个婴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阿曼达没有带孩子的经验,也没有家人的帮忙。一开始,只要一个孩子哭了,其他孩子都跟着哭。这时,手忙脚乱的阿曼达不知道怎么应对。她放下这个又抱起那个,这边的哭声还没止住,那边孩子的尿布又湿了。那一段,阿曼达是几乎24小时连轴转,用她的话来讲,简直忙疯了。
阿曼达是个有心人,时间不长她就摸索出了一套照料孩子的经验。给孩子喂奶,她先用毛巾把奶瓶固定住,在孩子噙住奶瓶后,再用同样的方法喂另一个孩子。换尿布也是这样,挨个儿依次全部换上,她戏称这是流水线作业。2个月后,阿曼达实在忙不过来,便以每月800元的工钱请了一个女帮工,她这才轻松了一些。
她对孤残孩子的母爱比亲生母亲还炽热
照料孩子的琐碎与艰辛在阿曼达的眼里算不了什么,最让她揪心的是孩子们的健康问题。6个孩子个个都有病,有的患有肿瘤,有的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有的唇腭裂,有的肺部有问题。
患肿瘤的女孩叫安兰亭,经医院检查是脊膜膨出,如不及时治疗,不仅会造成身体畸形,还会出现神经系统疾病。阿曼达四处打听治疗此病的最好医生。2005年12月初,她得知国际儿童神经外科专家、阿根廷的杰特·奥里卡加正在上海市一家医院进行人道手术,立即带上安兰亭急匆匆地赶往上海求治。庆幸的是,安兰亭的手术十分成功,阿曼达非常高兴。
2006年2月中旬,患有先天性心脏病、8个月大的安雯霞突然昏厥了过去。阿曼达吓坏了,赶紧对安雯霞进行急救处理,安雯霞暂时转危为安。接着,阿曼达带着安雯霞跑了好多家医院,诊断的结果几乎相同:安雯霞患有严重心脏病,已错过了最佳手术期,随时可能死亡。这个消息使向来乐观的阿曼达失声痛哭。
阿曼达不愿就此放弃,她通过网络,向国外的朋友发出求救信息,让大家帮忙寻找治疗幼儿心脏病顶尖的医院和医生。2月15日,身在美国的朋友阿莱基打来电话说,一位中国杭州的李姓医生,和美国一个爱心机构多次合作,曾先后为25个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成功做过手术,在美国很有影响。
阿曼达按照阿莱基提供的信息,拨通了浙江省儿童医院心胸外科专家李建华的电话。李建华听完安雯霞介绍,遗憾地告诉阿曼达:“安雯霞的病情确实严重,做手术的希望不大。”阿曼达急切地说:“只要有一线希望,我绝不会放弃对孩子的治疗!”她抱着安雯霞连夜乘飞机赶到了杭州。
李建华医生被阿曼达执着的异国母爱深深打动了。2月17日上午,李建华为安雯霞实施了浙江省首例、在全国也是罕见的“右心双出口完全性房室共同通道”加“重度的肺动脉高压”等复杂性先天心脏病手术。
当在手术室外等候的阿曼达得知手术很成功时,一直极度担忧的她“啪”的一声重重地摔倒在走廊里……
2007年7月,阿曼达在韩国工作的好友弗兰斯来到西安,说自己在韩国为阿曼达找了一份待遇相当不错的工作,建议阿曼达随她一道去韩国。阿曼达真诚地对弗兰斯说:“谢谢你的好意!我不能去了,我现在是‘海星宝宝’的妈妈,妈妈走了,‘海星’就会搁浅在沙滩上。”弗兰斯奚落她:“你真是疯了,你在中国到底想干啥?”阿曼达笑着说:“我是为了我可怜的的孩子们疯了。你别管我,就让我一个人在中国继续疯吧!”
再苦再难也无法改变她对孤残孩子的爱
2008年9月25日,阿曼达的父母亲轮番打电话训斥她:“你一走这么多年,是不是把家给忘了?把你婚姻的大事也给忘了?”任凭阿曼达百般解释,父母亲还是气呼呼地挂断了电话,阿曼达的心里十分酸楚。
第二天,阿曼达怀着愧疚的心情给父母打电话,继续重复着前一天的解释。这时,一个爬到她脚面上的孩子冲着她笑起来。阿曼达灵机一动,她抱起孩子,让这个孩子对着话筒“咯咯咯”地笑。接着她又抱起另一个小孩,让她用稚嫩的童声对着电话“呀呀”地喊叫。没想到这招真灵,很快就化解了父母亲对她的抱怨。父母亲不仅赞扬阿曼达有爱心,还鼓励她把这个寄养孤残儿童的家办得更好。阿曼达的眼泪忍不住扑簌簌地落下来。
其实阿曼达也想她的祖国和亲人,可是那么多的病残孤儿从早到晚需要她。一年365天,她整天围着孩子转,根本没有时间回家,也没有时间给家里打电话。
这些年来,好多国际友人希望给“海星寄养之家”捐赠一些新衣服和婴儿日常用品。可是,这样的好事却让阿曼达相当苦恼。2008年,从国外运送的捐赠物资在通过海关时遇到了困难。她奔前跑后,整整忙了5个月,花费了7000多元人民币,才取回了10箱捐赠物资。对此,她哭笑不得,“为此耗费那么大的精力,还不如我拿钱直接去购买。”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