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都是部队南下干部。1949年春,父亲17岁时从山西逃壮丁来到北京参加了解放军。入伍后,他在部队担任过文书、连队指导员。部队南下后驻扎在广东省汕头市。母亲是黑龙江省哈尔滨人,19岁入伍,到部队文工团,后来随军南下,转业到汕头市人民广播电台当播音员。母亲在广播电台工作时,经常要去部队采访,所以认识了父亲。他们1964年结婚,当时父亲32岁,母亲23岁,3年后有了我,后来又有了弟弟。“文革”前,父亲转业到地方工作。
当年日本人占领东三省时,爷爷被迫给日本人做过事,父亲因此背上了家庭出身不好的包袱,“文革”期间遭到批斗。母亲被要求与父亲划清界限,母亲不干,和父亲一起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改造。在那里,父亲放牛,母亲喂猪,我整天跟随父亲去河边放牛,度过了难忘的童年。后来,父亲得以平反昭雪,我们一家来到韶关。父亲离休前当过韶关冶炼厂工会主席、韶冶子弟学校校长。母亲到韶关后,一直是厂里的供销员。
今年是父亲的80大寿,母亲也71岁了,他们现在在深圳安享晚年。父母忠于爱情婚姻、患难与共的人生经历,见证了一对恩爱夫妻的至爱亲情,是值得我们晚辈珍惜和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