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彼得·巴菲特,人们首先介绍他为“股神之子”、世界上最著名的“富二代”。而事实上,他却将自己完全投入到了音乐的怀抱,是一名音乐人。
很多人问过彼得·巴菲特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有个‘股神’老爸,为什么不选择继承父亲衣钵走入华尔街,成为‘股神二代’?”彼得是这样回答的:“父母希望我和我的兄弟都能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假使我宣布我生活的乐趣是捡垃圾,我的父母看到我整天待在垃圾车上,也会高兴。”
这个“捡垃圾我爸都高兴”的小孩,从小对音乐非常敏感,也特别钟爱。不过,随着学琴难度的加大,彼得·巴菲特不想学了。但妈妈认为他年纪太小,不清楚自己的放弃意味着什么,不能让小孩就这么退却了。于是妈妈给他换了一位新的钢琴老师,重新点燃了小彼得的兴趣。接下来一直到大学,他一共换过4位钢琴老师,音乐一直没有离开过他的生活。
踏上社会后,彼得·巴菲特的身上也没有任何“富二代”、“名二代”的光环,他必须自己去谋生,比如要为电台的商业广告谱曲。刚开始踏入自己的职业生涯时,他只有很少一笔钱,他必须想尽办法过一种完全独立的生活,不仅要还房贷,还有音乐设备等贷款要还。虽然吃了很多苦,不过他认为“这是人生必经的历练”。
正是依靠这样的信念和执著,后来彼得·巴菲特成长为国际一流的作曲家和音乐人,为奥斯卡获奖影片《与狼共舞》配插曲,后来又争取到为电视连续短剧《500个部落》配乐的机会,并因此荣获美国电视界的最高奖项——艾美奖。
彼得·巴菲特不无感慨地说:“父母给孩子最好的馈赠不是金钱,而是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