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潮人魏楠:中国“电影预告片导演”第一人

   镜头急促转换,情节紧张刺激,悬念环环相扣。张艺谋新作《金陵十三钗》的预告片,虽然仅有2分43秒,但片中大量枪战、轰炸等战争场面,配以声效,颇具好莱坞巨片风范。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广告形式,比起观众早已看腻的电影花絮和海报,真有天壤之别。它的制作者是一位80后北京小伙。他创办了我国第一家电影预告片制作公司——Trailer Movie,每月进账超过200万元。现在国内的大型商业片,几乎都请他在海内外造势拉动票房……

  

   广告“金剪刀”遭遇人生低谷

  

   今年31岁的魏楠出生在北京,母亲是老师,父亲是医生,有个脾气相投的哥哥。他自幼学小提琴,12岁时在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学表演,因相貌出众曾是琼瑶《六个梦》中的童星之一。那时他天天进组拍戏、全国各地奔波。演到16岁那年,他觉得这种受控制的生活不是自己所追求的,开始厌倦演戏。

   慎重考虑之后,他决定做影视幕后工作。于是他开始读书,从台前转入幕后,在一家广告后期制作公司做助理。这期间,魏楠抓住一切机会向剪辑师傅学习,然后自己琢磨。渐渐地他发现了和拍电影完全不一样的乐趣:每天面对的,都是不一样的客户、不一样的剪辑需求,甚至一条广告都能剪辑出几种不同的风格。就是这段辛苦的“学徒”生涯,让魏楠完成了技术上的原始积累。

   2002年7月,因师傅生病,魏楠为一条急需剪辑的广告救场,剪出来的片子以节奏跳跃、天马行空式的混搭风在广告界受到好评。就这样,魏楠成为了剪接师,由于创意新颖,懂广告营销,又精通音乐、音乐电影,综合素质全面,他很快在业内成名。几年下来,他为2000余部影视广告担任剪接工作及后期总监,合作品牌包括百度、动感地带、统一、长虹、李宁、摩托罗拉等,并多次获得中国广告节大奖。2004年,魏楠辞职单飞,剪辑价格也从500元一条猛涨至1万元一条,每月能剪出几十万元的收入。

   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前夕,广告业大幅缩水,魏楠工作室的订单量眼瞅着天天下跌,到最后基本没有单子可接。他只能用过去赚的钱养着手下的员工,每天只出不进坐吃山空。当时,魏楠虽然早已淡出电影圈,但仍关注着电影业的一举一动,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经济低迷的大环境里,很多电影的票房成绩居然很好!魏楠觉得这是个趋势,国内电影票房只会节节攀升,绝对不会倒退。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张艺谋的御用纪录片导演罗莎莎。当时他们正在拍摄电影《千里走单骑》,因为需要一个对剪辑比较有灵气的人,罗莎莎便邀请魏楠和自己一起剪辑这部纪录片。虽然只是唱配角,魏楠却很认真地做了下来,把它当成学习机会,并由此对电影剪辑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觉得这似乎是自己转型之路的出口,于是就想试着接些电影剪辑的活儿。但因在圈子里没什么名气,毕竟电影剪辑是件大事,各大导演都不敢轻易交给一个自己不了解的人去做。

   当时的处境是,公司内外就剩下了4个人,魏楠把自己的车都卖了,两个一直跟着他的年轻助手4个月没开工资,外面还欠着50万元的债!

  

   《三枪》预告片打开一个大市场

  

   直到2009年初,魏楠总算接到一件像样的活儿——黄渤主演的小成本电影《倔强的萝卜》的剪辑。在剪辑这部片子的时候,他每天工作16个小时,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半年之久。有一次,魏楠凌晨4点多开车回家,等红绿灯时竟在车上睡着了, 5点左右被扫街阿姨的扫地声吵醒,那一刻,他的心里忽然泛起些许悲凉。

   《倔强的萝卜》,仅让魏楠拿到4万元制作费。困境中,他开始潜心研究好莱坞推广电影的商业模式。相比国内以新闻宣传稿、首映式及新片发布会为电影的主要推广模式,好莱坞则更看重“电影预告片”的营销方式。忽然,一个大胆的念头在魏楠的脑海里成形:“或许这是未来国产电影推广的新方向!”魏楠将这个大胆的设想告诉了罗莎莎,对方一下就被这个新鲜有趣的创意所打动。

   魏楠没有想到,这个不经意的想法竟让他绝境逢生。2009年下半年,张艺谋想找个人来制作电影《三枪拍案惊奇》的宣传片,结果几个制片人找了一圈都不约而同地推荐了魏楠。张艺谋看完《倔强的萝卜》,觉得他剪辑得确实很漂亮,于是,《三枪》宣传片的制作权最终落在了魏楠手中。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后来之所以会引起巨大的反响和争议,不仅因为出自张艺谋之手,更是因为它带来了一段史无前例的“预告片”,这是魏楠参考好莱坞模式精心制作的。短短2分05秒的预告片,从搞笑、神秘到惊悚,把观众的想象空间彻底打开。《三枪》预告片一推出,便迎来各种好评,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它颠覆了国产大片向外推介的保守性,成功地将广告理念同电影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三枪》最终将2.6亿元收入囊中!尽管褒贬不一,但这部电影的预告片却获得一致好评。与过去人们司空见惯的片花和电影海报相比,这种能吊足观众胃口的新颖广告形式,无疑成为商业电影走向成功的营销利器。

   凭借《三枪拍案惊奇》预告片一炮而红之后,魏楠开始广为电影业界所熟知,众多导演纷纷钦点魏楠操刀自己的电影预告片。《恋爱通告》《唐吉·诃德》《唐伯虎点秋香2》等业务接踵而至,短短4个月,公司就进账500万元。

   2010年8月,魏楠在北京租了一座占地1000平方米的小楼,雇佣20多位资深港、台剪辑师、录音师,成立了亚洲唯一一家专业做预告片的公司——Trailer Movie。为了力求达到好莱坞水准,魏楠砸下500万元资金配备了包括两个录音棚、两个配音间、8间做特技剪辑的工作室,还有一个专门为制片方看样片而设置的可容纳二十多人的小型影院。

   这时魏楠开始思考:如何把电影预告片变成营销“杀手锏”?过去自己单干时制片价格不固定,给多给少看大家的交情。现在成立公司,就得为这个新兴行业制定一个“收费标准”,最后他为公司定下了一部预告片30万元到100万元的打包价。

   魏楠的报价确实令人咋舌,可以说他剪辑的东西在整个亚洲都是最贵的。跟片方谈判时,对方往往质问,凭什么一条预告片这么贵?做几条预告片的钱,快赶上一部小成本电影了!面对精明的片方,魏楠耐心地和客户沟通——明摆着,好的预告片可以带动票房,不信?看看《三枪拍案惊奇》。预告片想做得好,就得把制作费提高,一分钱一分货。人家好莱坞制作一条的收费标准,通常是25万到75万美元。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