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方便面包装袋使劲一搓,就发出大火燃烧树枝的噼啪声;时轻时重地摇晃薄铁板,听起来就像隆隆作响的雷声;将手心内凹向下敲击大腿,就出现了万马奔腾的声音……拟音师魏俊华用这些简单而巧妙的方式,在2000多部电影、电视剧中成功模拟了各种“身临其境”的声音,为广大观众带来了笑声、快乐和震撼。
走进“拟音”的神秘世界
22岁那年,从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毕业的魏俊华刚走进拟音棚,就被这个神秘空间所吸引。她觉得一切都是那样地新奇有趣,录音师傅见她如此喜欢,就让她尝试一下给声音“变魔术”,没想到魏俊华玩起“拟音”,很快就如痴如醉了。
魏俊华说,一部电影无论情节多么精彩,如果里面只有人物、动作而没有任何声音,看不了几分钟你就会感到无趣,甚至难以忍受。其实,所有的电影在刚刚拍完时都是没有声音的,都是在后期制作时,由录音师来配声音。如果说人物配音是影片的“三魂”,那么另一种声音——动作音效就是影片的“七魄”。一部影片的动效听起来是平淡无味还是震撼人心,拟音师显得至关重要。比如在电影拍摄过程中,像打斗、炮击、马跑之类的背景声很难捕捉到,战马、坦克这样的大家伙又进不了录音棚,怎么办呢?这时,拟音师就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造”出各种“身临其境”的声音。
魏俊华想起当时的情景仍然激动不已。记得那时胶片录音只有两个轨道,她一个人用双手双脚分别表现四种声音,这就好比左手画圆形、右手画方形,一般人很难完成。这位性格活泼开朗的北京姑娘,反而觉得这种挑战很刺激!
就这样,魏俊华像着魔似的走入了声音的世界。对她来说,身边每一个细小的声音都有它的意义,而这往往是被人们所忽视的。一次她随剧组外出,晚上躺在海边,听着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哗啦,哗啦,真让人陶醉。魏俊华掏出袖珍录音机,把这美妙的大自然的声音录了下来。回到北京放给几位朋友听,这最原生态的声音马上让大家的心情变得宁静安详。“真是太神奇了!”
此后,各种各样的脚步声、金属摩擦碰撞的声音、锅碗瓢盆敲打的声音、亲吻的声音、动物园里各种动物的声音……这些都成了魏俊华收集的元素。后来她的大脑简直成了一个“声音仓库”,有时即使很多种响声混杂在一起,她也能很清晰地一一辨听出来。练就一双听音精确无误的耳朵,为她日后成为一名出色的拟音师,打下了良好基础。
拟音既是一门专项技术也是一门奇妙的艺术,这绝对是一般人看不到的电影幕后制作秘密。魏俊华至今还记得为《三国演义》拟音时的种种场景。“草船借箭”那一场,声音非常难做,因为箭射在人身上、门板上和盾牌上响动是不一样的,当时造出很多声音效果都不理想。魏俊华灵机一动,试着用棍子在废磁带条上敲打,模拟箭射进干草里的声音。导演听后惊呆了。后来很多资深影迷说:“那射箭的配音简直绝了!”
其实还有很多声音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听得到的,像神话片中的仙女下凡,武打片中的飞檐走壁,恐怖片中的鬼神出没,科幻片中宇宙空间的陨石风暴、外星球上的未知世界等等,这些都需要拟音师去细细琢磨和创造。拟音师的成功创造能给观众带来众多惊喜和无尽的艺术享受!
拟音师成了“破烂王”
拟音这门艺术,不熟悉的人一定感到陌生,内行则觉得有趣。就说为走路拟音吧,电视里听到的脚步声,实际不是演员走路的真实声音,而是拟音人员自己走出来的声音。画面上一个人走,拟音人员就在地板上原地走,然后根据演员走路的快慢定落脚的轻重和急缓,画面上多人走,拟音人员就在地板上跳舞似的原地走;我们常在电视里听到的敲门声,实际上是拟音人员反手在背后放着的门上敲了几下;对于下雨的声音,拟音的时候,地板上放一盆水,然后拟音人员拿起浇水用的东西往脸盆里直洒,哗啦啦的雨声就出来了。讲到这些“以假乱真”的工作时,连魏俊华自己都扑哧笑出声来。
出于职业习惯, 魏俊华每次出门时,总爱东瞧瞧、西瞅瞅,看到一样东西,脑子里总能迅速反应出它能干啥。时间一长,她就带回好多别人瞧不上眼的破烂玩意——破玩具、烂棍子、废旧金属片、别人扔掉的烂草帽等等。在平常人看来是废品的东西,一到她手上就成了货真价实的宝贝。拟音师通过这些“道具”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制作出各种各样的音效来:比如用手在塑料袋上轻轻一揉搓,可以捏出在油锅中煎鱼的声音;几片羽毛和一块绸布就能制造出大火燃烧的声音;时轻时重地摇晃薄铁板听起来就像隆隆作响的雷声;用竹枝敲打铁管,是两个武林高手在论剑决斗……
听起来有趣简单,但拟音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用魏俊华的话来说,“做拟音的都是心灵手巧的人”。曾有一位导演大雨天跑来敲魏俊华家的门,“魏老师,您可得过来救救场啊!”原来该导演在其电影《五彩石的路》中,要表现一起包饺子的场景,有人一边剥葱,一边眼泪哗哗地流,“导演,不成了,眼睛都看不见屏幕啦!”魏俊华赶忙找来一截尼龙绳,两手来回搓动,剥葱的声音立刻出来了。
每个拟音师都有自己的绝技,而魏俊华的绝技不计其数。影片《中国窑》中有一段是讲述一个窑烧出一个巨大的香炉,将其拉到山顶的寺庙供奉。她做好拟音,请导演验收,看到一半,导演突然说:“停、停,我要看看魏老师是怎么做出来的,怎么比真的声音还像?”他冲进录音棚里,只见魏俊华眼睛盯着屏幕,两手放在洗脸盆里,一手移动脸盆,一手摩擦脸盆,不时变化频率,巨大的香炉搬运声就这么活灵活现地出来了,导演看得目瞪口呆。
看过张艺谋导演的《古今大战秦俑情》的人都对电影里有人一脚踹在石台上,大石门轰的一声打开的情形印象特别深刻。实际上,魏俊华只用一块破烂砖头就将这声音模拟了出来。
在魏俊华的仓库里,大大小小的“道具”她装了好几柜子,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她是收破烂的。最让人忍俊不禁的是,一位上年纪的导演到录音棚探班,看见椅子便拉来坐下,没想椅子一歪,人噗通一声摔在地上,魏俊华赶忙上前扶起老爷子。“你们的椅子怎么回事啊?”老爷子一脸怒气。魏俊华笑呵呵地安慰道:“您别见怪,我们这可是拿来模拟声音的呢。”说着,拉过椅子,晃晃悠悠几下,皇帝坐轿的声音就出来了,棚里人这下才笑成了一团。
一天,魏俊华背着一大包东西很晚才回家,巡警觉得她有些可疑便要求打开检查,发现里面竟然有刀,对方马上将这与“作案工具”联想到了一起,要将她带走。魏俊华说自己是拟音师,可巡警怎么也不理解:做拟音师拿什么刀出来呀?她也觉得讲不清楚,就干脆表演了一下:您看,这就是做马蹄声音的。她一演示,警察马上笑了,觉得特别像!这才明白是误会。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