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继子,中国继父的爱跨越千山万水感化洋父

  一场原本幸福、温馨的跨国婚姻,因为妻子想念留在俄罗斯的儿子,开始出现一丝不和谐的音符。为了来之不易的幸福,为了慰藉妻子那颗牵挂的心,他毅然做出决定:将年幼的继子接来中国一起生活!然而,当夫妇俩远赴俄罗斯,找到孩子的生父交涉时,才发现事情并不像他们事先预想的那样简单……

  接俄罗斯继子回国,

  两位父亲的较量

  2008年7月,张育从莫斯科大学毕业后回到国内,进入沈阳一家物流公司任俄语翻译。一大帮同事中,来自俄罗斯、当时28岁的娜塔莎格外抢眼。身高1.75米的她身姿婀娜,金灿灿的长发往脑后一绾就能入画。独自在外留学5年,张育能体会到娜塔莎在中国的不容易,细心的他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时给予娜塔莎关照。

  1982年,张育出生于沈阳市铁西区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时年26岁的他因忙于学业,一直无暇顾及个人问题。而今,娜塔莎的美丽温柔、率真大气,让他心动了……

  一次,一位同事在往海参崴托运一批皮靴时,因疏忽填错了收货地点,给公司造成数万元的经济损失。为推卸责任,他诬陷是娜塔莎的工作环节出现差错。中文不太流利的娜塔莎急得满脸通红,连忙辩解,可越解释越糊涂,急得眼泪都快下来了。一旁的张育看不下去了,挺身而出揭穿了那位同事的谎言,还了娜塔莎一个公道。

  周末的傍晚,两人漫步在运河边,张育动情地对娜塔莎说:“让我保护你,一辈子做你的护花使者,好吗?”

  娜塔莎沉默片刻,坦诚地告诉他:“张育,有些事我不能隐瞒你。我离过婚,还有个6岁的儿子跟随前夫在俄罗斯生活。”原来,在19岁那年,因年轻不懂事,娜塔莎与大自己7岁的卡利耶夫草率地走进了婚姻。对方性格粗暴,酗酒成性,经常对娜塔莎实施家暴。4年后,娜塔莎结束了这段痛苦的婚姻。张育怎么也没想到,美丽、端庄的娜塔莎还有如此沉重的过去。真相来得太突然,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他眼里的火花顿时暗淡下去。

  惆怅与痛苦潮水般将张育淹没,他开始刻意回避娜塔莎。娜塔莎的心也沉入冰谷,她知道,对一个未婚的中国男人来说,要接受一个比自己大,离过婚,且带着孩子的女人,内心有重重关山需要跨越。

  那天,张育走进办公室,一眼看见娜塔莎的座位空空如也。一问才知,娜塔莎已经辞职了,今天就回俄罗斯。隐隐的疼痛顿时在张育心头弥漫开来,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刻骨铭心地爱上了娜塔莎。

  张育心急火燎地打车赶往机场。候机大厅里,娜塔莎正在安检处办理登机手续,张育冲过去一把拉住她,哽咽着说:“娜塔莎,留下好吗?我爱你,不想我们彼此错过!”

  自从与卡利耶夫离异后,娜塔莎一直心如止水,是张育点燃了她的激情。自己还年轻,应该有个家、有个爱自己的男人,而今张育迈过了心灵那道坎,自己为什么还要违心地赌气回国呢?百感交集的娜塔莎与张育紧紧相拥在一起……

  2009年10月,27岁的张育与29岁的娜塔莎在沈阳举行了婚礼。婚后,两人十分恩爱,过了一段幸福而宁静的日子。

  2010年4月的一天,娜塔莎接到了儿子伊万的电话,小家伙哭着告诉妈妈:“爸爸只知道喝酒,不管我,我经常一天只吃一顿饭……”放下电话,娜塔莎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她抽泣着告诉张育:“我的伊万,他太可怜了!”张育想了想说:“不如把伊万接到中国来吧,你放心,我会善待他。”

  丈夫的善解人意令娜塔莎感动不已。半个月后,张育陪着娜塔莎飞赴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在岳母家安顿下来后,张育和妻子去卡利耶夫家谈判。卡利耶夫不在家,小伊万孤独地坐在沙发上吹气球。见朝思暮想的妈妈从天而降,伊万哭着扑进娜塔莎的怀里。平静下来后,娜塔莎指着张育告诉儿子:“这是你的中国爸爸,我们这次来是想把你接到中国生活。”孩子扑闪着湛蓝的大眼睛,愣愣地看着张育。张育见小伊万头发凌乱、消瘦苍白,明显的营养不良,感到一阵心疼,他将小伊万揽在怀里:“你愿意跟妈妈和我去中国吗?我会像你妈妈一样爱你的。”伊万看了一眼妈妈,迟疑地点了点头。

  这时,卡利耶夫背着工具袋回来了。在汽车修理厂工作的他身高1.90米,满脸络腮胡子。张育说明来意,卡利耶夫挑衅地看着他,愤怒地说:“我才是孩子合法的监护人,你没有资格提出这种要求!”张育平心静气地说:“希望你为孩子的成长着想。我们收入稳定,条件比这边好,孩子能得到更多的照顾。”卡利耶夫情绪非常激动:“请你们离开这里,这事儿没有商量的余地!”说完,他强行将张育和娜塔莎推出了家门。

  此后,张育和娜塔莎几乎天天去与卡利耶夫交涉。卡利耶夫态度始终十分蛮横,他担心娜塔莎悄悄将儿子带走,干脆将伊万藏到一个远房亲戚家拒绝再与张育夫妇见面。半个月后,见接走孩子的希望渺茫,张育和娜塔莎只得满腹惆怅地返回国内。

  继子生命告急,

  中国继父挺身而出

  日子在娜塔莎对儿子的思念中悄悄流逝。

  转眼,要过圣诞节了。张育晚上下班回来,只见娜塔莎一个人站在阳台上,神情迷茫地望着远方。张育走过去,柔声问:“又想伊万了?”

  娜塔莎的声音有些哽咽:“今天上午伊万打电话告诉我,他爸爸下班后没有回家,他自己做饭,不小心把脚烫伤了。孩子才8岁呀,我这个当妈妈的却不能照顾他……”张育心里也很难受。

  痛心之余,张育明白,远在俄罗斯的儿子已成了妻子心头打不开的结。照这样下去,娜塔莎心情悲伤,他的生活也会愁云惨雾,这会给他们的婚姻生活埋下隐患。如果能将伊万接到身边,不仅孩子会快乐幸福,他们的婚姻也会恢复以往的甜蜜。

  张育认真地告诉妻子:“我们再去俄罗斯一趟,这次无论如何也要将伊万接过来。”娜塔莎感激地看着丈夫,点了点头。

  2011年新年过后,张育陪着娜塔莎再次飞赴俄罗斯与卡利耶夫交涉。当张育和娜塔莎说明来意后,态度依旧粗暴的卡利耶夫扬手就将手中的铁钳子扔过来,冰凉的铁钳子擦着张育的耳边呼啸而过。张育强忍怒火,告诉他:“伊万去中国,不改国籍,还是俄罗斯人;我们不要你负担一分钱抚养费;等年满18岁后,他是回俄罗斯还是留在中国,由他自己选择。伊万永远是你的儿子,你可以随时去看他。”

  可卡利耶夫就是不同意。无奈之际,张育拿出了最后的杀手锏:“如果你不同意,娜塔莎就去法院起诉你,控告你虐待孩子!”在莫斯科留学多年的张育了解俄罗斯的法律:监护人没有照顾好孩子,让孩子受伤害,法律会追究监护人的责任。像伊万被烫伤这种情况,只要起诉,卡利耶夫至少要被判2~3年监禁。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