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父亲认定儿子是百年一遇的神童后……

  9岁的黄成不但能顺着背出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甚至能倒背。在众人的掌声中,有人问他懂不懂这首诗时,他说:“懂呀,白居易写琵琶女的不幸,其实就是表达自己被贬的悲愤心情,所以他才说‘同是天涯沦落人’。”这个只有9岁的孩子,居然能随口说出这样的话,让人唏嘘不已,简直不敢相信。

  黄成的父亲黄生认定儿子是个神童,应该用不同的方式来教育。

  

  儿子智商出众,父亲认定家里出了神童

  

  黄生是湖北省黄冈市一所重点中学的语文教师。2003年9月,黄生把5岁的黄成送到市里最好的实验小学,并制定了一套小学期间的培养计划。他在家里下了死命令,除了让黄成看一会儿动画片,家里电视不许打开,强制黄成必须按计划执行下去。

  在这样的强制教育下,黄生发现,黄成有超强的理解接受能力和记忆力,一年级语文课本上的课文,他基本上全部能背下来。家里买的少儿《唐诗300首》,黄成读了三两遍就可以背诵,好像他的记忆量是无限的。一年级结束时,黄成的考试成绩每科都是满分。原以为老师会夸奖他们,没想到老师把黄成的妈妈孙利叫去学校,毫不客气地批评了她一通。老师说,黄成上课根本不听讲,十分淘气,有时作业也不做。

  黄生却没办法接受老师对儿子的批评,反而埋怨老师不够严厉:“为什么在家里黄成能老老实实听我讲课,到了学校就变了?”黄生对孙利说:“黄成太聪明,课本上那点东西,他根本就‘吃不饱’,叫他怎么不想玩?”

  2007年“六一”节,黄成参加了市里举办的“金色年华”大型文艺晚会,表演的节目是顺背和倒背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他的表演,让在场的观众大为折服,这首很多人顺着背都难背下来的长诗,他居然能倒背。当台上主持人在观众雷鸣般的掌声中走过去问他懂不懂这首诗时,他说:“懂呀,白居易写琵琶女的不幸,其实就是表达自己被贬的悲愤心情,所以他才说‘同是天涯沦落人’。”这个只有9岁的孩子,居然能随口说出这样的话,让台下的观众唏嘘不已,简直不敢相信。

  这次表演,让黄生兴奋不已。他对孙利说:“黄成绝对就是个神童,他是我们家今后的希望。”从此。神童这个词在黄生心里扎下了根。

  这一年年底的一天,黄生接到儿子班主任张老师的电话。张老师说,上体育课时,黄成和一个同学淘气打闹,从篮球架子上摔下来,头摔破了,在医院逢了四针。

  黄生赶到医院时,头上贴着纱布的黄成耷拉着脑袋,缩在急诊室的长条椅上。得知今天的事情完全是黄成的错,黄生真想上去狠狠揍他一顿。张老师埋怨道:“这孩子太调皮了,老师们管不了他。我看,你还是把他转到别的班去吧。”

  本来就对学校老师有意见的黄生,顿时生气的说:“张老师,你怎么不检讨一下你们的教育方法是不是得法,他在家里还是很听从我们教育的。”张老师和黄生争吵起来。最后,张老师甩出一句:“你既然能教好他,今后就在家里教呀。从今以后,黄成不许进我们班的教室。”说完,张老师气愤地走了。

  恰逢这时,黄生申报中教一级职称没有获批,他气愤地找校长大吵了一架后,开始寻思着离开这所学校。接下来的春节期间,黄生偶然看到一则报道,说南京有一个姓杨的教师用私塾的方式,把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放在家里自己教,仅仅花了四年时间,让儿子学完了初中和高中的全部课程,最终儿子考上了北京大学少年班。这则报道,让黄生兴奋不已,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脑海里产生了:他决定效仿杨先生,辞职做儿子的私塾老师,把儿子培养成北大天才少年。

  妻子孙利心里却没有底,担忧地问:“要是这样,黄成没有考取北大怎么办?”黄生信心十足地说:“你怎么对我一点也没有信心?黄成的智商不会比那位杨先生家儿子差吧。”孙利忧心忡忡地看着黄生,不知道说什么好,她最担心的就是儿子黄成最后两头失塌,误了一生。

  黄生开始对黄成描绘四年以后的美好未来。黄成听说几年后就可以上北京读书,十分兴奋,高兴地对他说:“爸,我早就不想在张老师班上读了,我出的脑筋急转弯题她都不会做,还尽念错别字。”见儿子有决心,黄生十分高兴,毅然到学校办理了辞职的手续。看见他们父子俩信心十足的劲头,孙利只好由着他们。

  经过精心准备,2008年年初,黄生带着还没念完小学五年级的黄成回到乡下父母家,开始了他认为伟大的壮举。

  

  不堪魔鬼式教学折磨,儿子偷跑离家出走

  

  回到老家,生活上全部由60多岁依旧在务农的父母照料,黄生全心投入到他的工作中。他一方面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浓缩改编现有的全日制中小学教材,另一方面,他要全力以赴做好“私塾老师”。

  他专门腾出一个小房间做教室,买了一块小黑板,一张讲台,一张课桌,和一个计算上下课时间的挂钟。这样的布置,就是让黄成感觉一种严肃的教学氛围。按高中学生课程,黄生为黄成同时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8门课程。每天分成四个时段:早晨2节课,上午5节课,下午5节课,晚上4节课。一些边角时间,他还特别为黄成准备了一些英语单词、成语典故、数学公式等等的知识点卡片,让黄成强化记忆。

  每天,天不亮,黄生就把黄成从床上拉起来,带他到公路上跑步十几分钟,除了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让黄成醒瞌睡。中午吃饭后,黄生让黄成睡一会儿,自己则抓紧时间批改上午的作业。晚上第四节课常常是温习一天的学习,黄生要布置一些巩固当天知识的习题,如果黄成全部答对就可以睡觉。否则,黄成必须完全弄懂才可以睡觉。黄成睡下后,黄生要批改作业,和准备明天一天的教学,常常要工作到凌晨。

  时间一晃就到了8月,黄生完成了他计划中的第一个学期,他自己出试卷对黄成进行了考试。结果让他十分满意,黄生的成绩都在90分以上。他再一次对黄成的智商和自己的教学充满信心。高兴之余,他给孙利打电话,说给黄成放三天暑假,让她来乡下陪黄成住两天。

  回到乡下,孙利看见黄成闷头闷脑地站在面前,没有过去天真活泼的闹劲,就笑着推了他一把:“怎么了,做你爸的学生半年就成了书呆子了?”没想到黄成低着头,泪水顷刻之间就一串串流出来。黄生在一旁责备道:“哭什么?没出息的相。”说完,气愤地走出去。

  黄生出去了,孙利安慰儿子说:“好好做你爸的学生,奋斗四年就可以上北京读书,将来就是有大出息的人了。”黄成扬起满是泪水的脸说:“我不想再在这里读书了。”孙利问:“为什么?你爸爸不是说你每科的成绩都很优秀吗?”黄成说:“他总是打我,还经常罚我不睡觉不吃饭。上个月我粗心做错了一道数学题,他罚我在外面烤太阳,爷爷拉我进来,他还和爷爷吵架。”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