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导胡玫赞学者丈夫信任我没有“潜规则”

  曾导演过《雍正王朝》、《汉武大帝》、《乔家大院》的女导演胡玫,因擅长导演气势恢宏的男人戏,而在中国影视界独树一帜。胡玫的丈夫何新是著名学者,为了支持胡玫的事业,他甘愿回归家庭;当胡玫遭受一连串风波和打击时,他又用男人海洋般的情怀,为妻子拨雾启程……

  

   牵手幸福,名导演勇敢做妈妈

  

  胡玫和何新相识于1991年6月,在一次电影作品研讨会上。当时才33岁的胡玫已经成了国内非常知名的导演,所以大家对她的评价基本上都是一边倒的。只有一个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镜头语言和叙事方法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画面可以再拍得唯美一些,这个人就是何新。

  正是何新这种“不合时宜”的声音,引起了胡玫的注意。何新穿着一件白色的衬衣,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说起话来思维缜密慢条斯理,很有学者风范。胡玫特意打听了一下,这位温州男人是中国社科院的研究员,行事特立独行,读大学的时候因为不满呆板的教学方法,主动退学,后来是靠自学成才,在经济、历史、考古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两个月后,胡玫执导的故事片《鹭岛情》试演,她特意邀请何新一起去看电影。那天,从电影院出来,两人路过社科院时,何新看着胡玫的眼睛:“不去我陋室坐坐吗?”胡玫爽快地同意了。走进何新的家,胡玫大吃一惊,与其说这是个家不如说是个书库,房间里除了一张单人床外,其他的地方都堆满了书。何新除了上班,其余时间就是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读书、做学问。何新的敬业和定力,再次令胡玫钦佩不已。

  经过接触,这对精英惺惺相惜,心灵的距离很快拉近了。这时何新虽然年过不惑,但因为一心钻研学问,耽误了婚姻,至今孑然一身。在何新眼里,胡玫端庄大方,又不失女性的温柔,所以爱慕之心渐起。第二年,何新主动将胡玫约到北海公园,向她表白了自己的心情。

  其实,何新的影子早已在胡玫心里跳跃,只是她之前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婚姻,所以不敢展开新的恋情。面对何新的表白,胡玫毫不遮掩地将心头的顾虑吐露出来。何新一把抓住胡玫的手:“那段情感挫折不是你的错,我觉得经历过情感沧桑的女人,更懂得珍惜。”何新的勇气和真诚感染了胡玫,她勇敢地接受了何新的感情。1993年,两人组建了家庭。

  1998年10月,《雍正王朝》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后,掀起了收视狂潮,胡玫的名字开始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中国最有名的导演之一。就在这时,她发现自己怀孕了,惊喜与忧伤顿时在她心头交织。她很想把孩子生下来,可又担心已经40岁了,高龄产子会不会风险太大。这种复杂的心情,让胡玫烦躁不安。在丈夫的追问下,她轻描淡写地将怀孕的事告诉了丈夫,49岁的何新激动得热泪盈眶:“我盼孩子盼了好多年,现在终于可以做爸爸了!”蓦然间,何新一回头,发现胡玫暗淡的眼神,不解地问:“你就要做妈妈了,应该高兴才是呀,怎么还愁眉苦脸?”胡玫告诉丈夫高龄产妇的种种危险。何新长叹了一口气,既然自己深爱妻子,就要尊重她的选择,他无奈地点了点头。

  一个星期后,何新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听说胡玫怀孕了,我们太高兴了!我做梦都想抱孙子了!何新呀,不是妈说你,你和胡玫这么大年纪了,早就该有自己的孩子了!”何新对母亲说:“妈,胡玫40岁了,怀孕生孩子有风险,我们不想要这个孩子。”何母在电话那端哭了起来,何新劝说好一阵子,母亲才同意。

  放下电话,何新歪倒在沙发上泪流满面。霎那间,胡玫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看得出来,丈夫多么想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呀!一个本来可以拥有孩子的正常男人,因为妻子担心承担风险,而剥夺他做父亲的权利,这实在是一种残忍!想到这些,胡玫觉得自己的想法太自私了。她从背后抱住丈夫,将脸埋在他头上,哽咽着说:“何新,对不起,我不该有那样的想法,我现在改变主意了,我要把宝宝生下来。”

  

   支持老婆,名学者甘当“家庭妇男”

  

  1999年6月,41岁的胡玫生下了儿子乐乐。见母子平平安安,何新流下了男人珍贵的泪水。住院一个星期后,何新将妻儿接回了家。他对胡玫说:“你现在主要的任务是休息,我的主要职责是照顾你和儿子。”

  何新是一介书生,以前很少做家务,而今他将照顾胡玫母子的任务包揽过来。胡玫喜欢吃鱼,何新隔三差五地去菜场买,将红烧鱼、清蒸鱼,糖醋鱼等各种花样都做了个遍,以至于那条街上的小贩都认识他,一见他挎着篮子来市场,大老远就争先恐后地叫他:“何老师,我这鱼新鲜,来这里买吧!”

  刚出生的儿子更难伺候,何新小心翼翼地给儿子洗澡、换尿布、喂开水,深夜起来睁着一双惺忪的睡眼,哄儿子睡觉……曾经,何新认为:一个大男人做琐琐碎碎的家务事,简直是浪费青春和生命,自从自己做了爸爸后,他发现为妻儿做每一件琐事都能给他带来幸福和快乐。原来一个男人,只有真正做了父亲,他的人生才能灿烂而丰盈!

  经过半年的休养生息,胡玫的身心状况回到了从前的状态。2000年春节一过,胡玫就要去天津拍电视剧《忠诚》,她狠心给儿子断了奶。这时儿子才半岁,看着丈夫系着围裙,坐在沙发上抱着儿子喂奶粉,儿子一尝感觉味道不对,将奶吐得满身都是,哭得撕心裂肺,酸涩的泪水在胡玫的心里倒流。拎着行李的她,站在客厅里再也迈不开步子。何新抱着孩子走了过来,对胡玫说:“你走吧,你做的可是大事,剧组耽误不起。你放心,我会把孩子和家里照顾好。”胡玫在儿子粉嫩的脸上吻了一下,含泪走出了家门。

  中年得子,乐乐成了何新生命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来他可以请保姆照看儿子,但当他看到英国社会学家研究得出的结论:父亲亲自抚育儿子,儿子长大后要聪明一些,性格要开朗一些后,他的心里格外不平静。为了让儿子多一些父爱的阳光,同时也为了给妻子一个稳固的后方,这年5月,何新辞去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工作,回归家庭,做了一名不折不扣的“家庭妇男”。

  作为职业女性,胡玫常常一走就是三四个月,甚至大半年。但她毕竟是女人,是母亲,对丈夫和儿子的思念,常常令她愁肠百结。2002年10月,胡玫在安徽黄山执导电视剧《芬尼的微笑》,何新带着3岁的儿子去探班。几个月不见,儿子又长高了长胖了,一口乳牙长得洁白整齐,胡玫冲过去,将儿子紧紧搂在怀里,儿子则轻轻地叫了一声“阿姨”。就是这声阿姨,让坚强的胡玫泪如雨下。

  何新心里五味杂陈,他认真地对胡玫说:“虽然你是职业女性,但也不能生生割裂对孩子的母爱,这样不仅对他不公平,而且不利于他的成长。”丈夫的话让胡玫陷入了沉思……是呀,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父爱母爱同样不可缺失,否则孩子的童年会留下永远的遗憾。明白这些,胡玫告诉丈夫:“从今以后,我要坚持每个月与儿子见一面。”胡玫说到做到,此后她每个月都要抽时间回一趟家,有时工作实在太忙,何新就带着儿子去剧组看她,一家三口享受难得的天伦之乐。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