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中风,三楼置换为底楼
一个颤巍巍的老太太,为了老夫妻俩生活行动方便,把三楼的房子置换到一楼,出门方便了,有一天却是发现,这房子的产权已经狸猫换太子,不再是他们老夫妻两人了。老太太着急啊,就想着要讨回自己的房产产权。谁知道一旦想要维护自己的权利,子女们都不管不顾了。
对老人合法权益的被侵犯,我们当然不能袖手旁观。
在我们看到老夫妻俩时,也真是唏嘘不已。刘阿婆精神不错,身体也还硬朗,但是她的老先生林老伯坐在轮椅上,两次中风以后,已经无法行走,生活也不能自理,完全离不开刘阿婆了。
刘阿婆向我们诉说起了她眼下的遭遇了。
刘阿婆和林老伯有三个子女,老大和老三都是女儿,老二是儿子。现在他们家里矛盾的焦点,就是集中在老二这个儿子身上。
1994年的时候,他们家动迁了。当时大女儿已经出嫁,刘阿婆和老伴是同儿子和小女儿生活在一起的,因此那场动迁的安置对象也是他们四个人。等动迁结束之后,他们分到了浦东的一套三楼的房子,依旧是安置对象的四个人,刘阿婆、老伴、儿子和小女儿一起生活。
后来儿子和小女儿纷纷成家,小女儿结婚后搬到了男方家里居住,儿子结婚后是自己买了房子搬出去了,两个子女都搬走后,刘阿婆和老伴便开始自个儿生活了。
没几年之后,林老伯身体不行了,两年之内两次中风,到后来路也没法走,话也讲不清楚了,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显然,三楼的房子对于他们来说不方便了,尤其是要看医生,更是困难。于是两位老人,便想把这套三楼的房子卖了,然后购买一套一楼的房子,以方便生活。
刘阿婆活了大半辈子,却是第一次操作买卖房屋的事情。虽然很精干,但是买卖房子还真不是她这个年仅做得了的事情,还差一点把定金也赔了进去。拿回了定金。
经此一役,刘阿婆和老伴觉得,这种房屋买卖的事情,真是很伤脑筋,因此就委托了儿子帮忙去办理这些事情。
儿子出面后,事情果然变得顺畅了许多,刘阿婆和老伴后来又看中了一套房子,一家人都觉得非常中意,而且面积也大了很多,一家人觉得机不可失,刘阿婆授意儿子赶紧拿下这套房子。
房屋的置换很快就完成了,刘阿婆和老伴兴也是高采烈地搬入了新居。不曾想,从此往后,这一家人却没有了安宁。
一纸协议,合了法却没了名分
其实在房屋置换的过程当中,家里就已经出现问题了。先是小女儿提出自己的主张,她说家里原来动迁得到的房子,她被安置对象,也是有份的,虽然她已经出嫁了,但是这套房子若要卖掉,必须得给她补偿。刘阿婆夫妇想想,小女儿的要求也没错,就同意了。女儿的要求满足了,儿子也不答应改了,因为他在动迁时也是被安置对象。如果女儿可以补偿,那么他作为儿子,也理当有补偿。
于是刘阿婆两口子就做儿子的工作,甚至做起了中间人,在儿子和小女儿之间游走调停,折腾不已。好说歹说,大家也算是达成了一致意见,把卖房款中的25万元给小女儿,儿子则享有儿子的产权,一家人还落笔签署了一份协议。经过这么一折腾,小女儿和一家人的关系,算是搞僵了
新房子买好之后,更大的问题出现了。刘阿婆发现,新买房子的房产证上,竟然没有自己和老伴的名字,仅仅只有儿子一个人的名字。这下刘阿婆懵了,他赶紧找到儿子,质问他这是怎么回事。儿子冷冰冰地回应,若是他们二老要加名字,就自己去交易中心办理,他没意见,但是加名字的费用,要父母自己出。
刘阿婆对儿子的回应心里不舒服,但也赶紧去做了咨询。她问下来,在房产证上加一个名字就要好几万。刘阿婆心里想想就气,明明卖掉了自己原来住的房子,才买的新房子,结果却被买成了儿子一个人的产权,回过头来,自己要加个名字成本还这么高。
刘阿婆和老伴一气之下,向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依据出资比例等实际情况,在新房子的产证上加上他们二老的名字。法院判下来却是刘阿婆老两口败诉了。败诉的原因更是让刘阿婆哭笑不得。问题就处在当初家里的一份协议书上。
当时的家庭协议书是小女儿拟的,上面写到,小女儿在父母的房子卖出后拿25万元,然后新买的房子就和她没有关系了,新买房子的产权就归刘阿婆的儿子一个人。法院依据这份协议,自然是判决刘阿婆夫妇败诉。
这下谁都看不懂了,这份协议的内容不就明摆着,新房子的产权,一家人都同意赠予给了这个儿子吗?不过刘阿婆说,当时他们二老签署这份协议,仅仅是为了帮小女儿做个证明,好让她顺利地拿到25万元,协议内容根本没怎么看,况且他们老年人也是看不懂。
刘阿婆的解释虽然牵强,但也不能说完全不合乎情理,刘阿婆的小女儿也证实了当时的事实。当时她拟这份协议的时候,主要是为了保证自己可以顺利地拿到25万元,把放弃在新房子的权利误写为把权利让渡给哥哥,非常草率地写了这么一句话,她也没想到,父母为了帮她做证明就糊里糊涂签字,惹出了这么大的麻烦。
刘阿婆说,在置换房屋的过程中,她从未将房子的产权赠予给儿子,儿子完全是欺负他们老年人不懂,钻了空子。但是就是因为这份家庭协议书的存在,自己和老伴前前后后四次向法院提起诉讼,结果都输了
我们节目现场的律师看到刘阿婆的诉讼材料后,也明确告诉老人家,他们新买的这套房子房屋产权的所有诉讼,都已是终审判决,再想通过法律手段争取产权份额的途径,可以说已经是没有了。目前看来,此案对刘阿婆老两口是十分不利。
刘阿婆也表示,因为这场房屋的纠纷和官司,儿子已经同他们决裂了。刘阿婆曾经退而求其次,愿意自己出钱去交易中心加两个老人的产权人名字,儿子也已经不肯了。
刘阿婆和林老伯搬入新居已经两年时间了,儿子一次都没有出现过,不仅如此,他甚至还放出狠话,也不允许自己的姐姐和妹妹去探望父母,谁去就打谁。搞得家里人心惶惶,老两口就像是生活在孤岛上一般,空守着一套面积不小的房子,但是门可罗雀,无人来探望,更别说得到照顾了。
老夫妻闹离婚才是麻烦的缘由
刘阿婆老两口的遭遇确实是非常地让人同情,但是他们一家人当初没有任何人发过一句话,说清楚新房子的产权所属?刘阿婆的儿子为何能为所欲为?
刘阿婆的儿子林先生一番话,却是说,这完全是他的母亲在胡闹。
在姐姐和妹妹出嫁后,父母家里所有事,都是他这个儿子一个人承担的。因此在这次房屋置换以前,父母就承诺过他,新房子就是留给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