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格尔从来不化妆

  腾格尔属于早熟型,他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就开始思考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虽然很大程度是源于他在学校里并不是受人待见的好学生,所以他想逃,逃到一个心安之处。机缘巧合的他一只脚迈进了音乐的大门,从学习舞蹈到学习三弦、指挥、作曲,现在功成名就的他回忆起他的音乐启蒙情感,竟是来自草原苍凉大地的那股孤独。

  腾格尔回忆说:初中那会就觉得很烦躁,不开心,正好碰到艺术学校招生,

  我觉得换一种生活会开心,就去了。我最早上艺术学校是学舞蹈,然后又很幸运地有机会学乐器,就选择了学三弦。大学期间学指挥,研究生学作曲,没想到毕业以后唱歌被大家熟知,其实我唱歌从来都没学过。

  说到自己歌曲的沧桑感觉,腾格尔归之于自己草原的童年:我们草原和其他地方唯一的不同就是人少,开车一进内蒙古就,找不到人了,比如要去我家会先经过宁夏,过了宁夏就再也看不到房子了,我的童年是60年代,那时候草原的人更少,小时候和孩子玩的景象也没有,童年的感觉只有孤独,想的事儿就比较多,比其他孩子要早熟些。在我的作品里都能听得出来,我所有的歌都有一种伤感和孤独感,来自于童年。

  腾格尔学过舞蹈、练过三弦,精通作曲,唯独没有学过唱歌,那套文绉绉的气息发声法在腾格尔这里行不通,可腾格尔却是通过歌唱奠定了他在音乐界的位置,很难相信这个蒙古汉子真正对歌唱的感觉是来自邓丽君的歌声。后来他爱喝酒,酒后能够把钢琴弹得行云流水,酒精作用下写出的歌却让他清醒后起满身鸡皮疙瘩。说起那首让他作为一名歌手被人熟知的歌曲《蒙古人》,他也没有特别的感触,那会儿歌曲传播不容易,用口口相传来形容一点儿不夸张。

  腾格尔说:我从来没学过唱歌,一天都没学过,现在我也不知道我的唱法是属于什么,民歌还是流行音乐?我心里很模糊,其他人也很模糊,我现在考虑的是用什么样的唱法是次要的,把歌和情唱出来是最重要的。

  有记者问:有许多选秀节目,好多人也在恶搞模仿你的歌,比如做一个拉屎的动

  作唱《天堂》劲儿就能上来,你有看吗?腾格尔一笑:我的歌别人模仿也需要力气。也有看一些,就是好玩呗。

  记者在腾格尔位于中央民族歌舞团的家中与他聊天,他家的墙壁上挂着他和妻子珠拉在各处游玩的照片,聊天途中他90岁的老母亲走近记者,一听说这是一个访问,她赶忙羞涩地跑走。腾格尔自己则是穿着个拖鞋和T恤运动裤,边聊边泡着功夫茶递给客人。此情此景就像走访到一个叔叔家中,他虽客气地待你,却也没有陌生的气场。给他拍照时,他往那一站,迎着阳光眯着个小眼睛说:“就这么拍吧,我唱了半辈子歌了,从没化过妆。”

  

  

  

  原载:《现代家庭》2012/05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