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听周围有人胡乱开玩笑,想不起来那一天是愚人节。这个西方人的传统节日,也在我们的生活中按时出现,尽管那出现不怎么显眼不怎么被当回事。如今的“节”,多得无法让人记得,多个谈资多个给自己做件什么事的由头而已。
下午上网。一家门户网站首页上新出一条信息:写给张国荣,韩寒的第一篇长微博,“献给我的偶像”。想起韩寒曾说他不写微博,认为那样简短的寥寥数语是讲不清什么的,但是现在他写了,写的又是张国荣,于是点击进去。“冬天花败,春暖花开,有人离去,有人归来。”韩寒是早晨8点多写的,下午4点刚过,已有5293条相关评论,阅读次数是249247。那天是张国荣去世9周年。
韩寒在微博里描述当年他听到张国荣死讯时的情景,说之前完全不了解他,年少轻狂,对什么港台巨星很不屑。因为张国荣在他热爱的香港的春天里,从24层的高楼纵身跃下,他46岁盛开的生命戛然而止;因为张国荣去世后很多人的惋惜和哀伤,谈论和饮泣,韩寒就去买了他的碟,听了他的歌,看了他的电影和演唱会。张国荣的作品一定深深打动了韩寒,于是,他写了这篇长微博“献给我的偶像”。“九年了,这世界没有什么变化。这九年里,你陪伴我度过很多困难的时光,可惜那些激励我的歌并没能激励你自己。”
我也是因为当年张国荣的死讯和周遭的大反响,而自己对他浑然不知,就想去看他的电影,听听他的歌。那个卖碟片的摊主显然过得并不滋润,他扔给我几张VCD, 拿去拿去,这两天都看这个死人。我没有都看,那时候还非常忙。当天晚上我看了《异度空间》和《霸王别姬》。印象深的是《霸王别姬》,电影里张国荣是京剧名伶,男旦,他对角色的演绎是有震撼力的。不疯魔不成活,不让他演戏就活不下去,而且他也不能容忍他心仪的同行不演京戏。这样,他真的活不下去了。他决绝地喊出“你们杀了我吧!” 那绝望的眼神和绝望的声音,是我九年来想起张国荣脑子里就会浮现的,即便剧中有些情节已经淡忘,那一幕却不会忘,他爱那方舞台胜过爱自己的生命。张国荣,几乎全世界的媒体对他的艺术成就都给出了极高赞誉,他是当得起的。
韩寒在微博里说:“我想我懂你了,Leslie。这眼前的世界并不是你我想象的那样。你改变不了。我改变不了……他日我们相见,你若不嫌弃,让我为你写一段歌词。不会差的,只是辛苦你要用普通话唱。你说你一生没做坏事,为何这样。我想我可以试着告诉你为何。因为,你一生没做坏事,所以,就是这样。”
韩寒的絮絮叨叨,竟使我有点动容。
4月1日,是个什么日子?
应该是好几十年前的事了,林徽因的忌日,也是4月1日,一个才华横溢的建筑设计师、诗人、作家,也离去在4月的春天里。是巧合吗?
林徽因,那个清瘦的美人,她有多少好作品和美誉,多少浪漫故事还是绯闻,我记不清,但她的那些优美的诗句和文字,那些关于她和丈夫梁思成在战乱中和同好组织营造社,历尽艰辛地长途跋涉去考察古代建筑,坚持要写出《中国建筑史》的故事是忘不了的。学了建筑学,就把那当了命,那些千年前的雕梁画栋,那些浸染着中华民族先人智慧和艺术结晶的砖块石头,成了她奋不顾身要保护的东西。
林徽因的文学才华和她的建筑学事业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审美地看待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困苦和艰难,并以此来化解成另外的力量,所以,贫病交加时仍能写出优美的田园诗;无论怎样困窘也要保留着那架留声机,那些黑胶唱片,贝多芬和莫扎特。音乐是阳光,是药品和粮食,音乐把她带进舒缓而宁静的世界,在那里可以和遥远的先哲对话,可以暂时忘却眼前的苦难。她在抗战烽火中的病榻上吟诵名诗:“你那百折不挠的灵魂……/天上和人间的暴风雨/怎能摧毁你的果敢和坚忍……”那一幅剪影,应属于女神。
上世纪50年代曾在全国范围内批判过“以梁思成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唯美主义的复古主义建筑思想”,林徽因受牵连。据说,北京的明清古城墙终究要被拆毁,梁思成、林徽因抚砖痛哭……冰凉的被千年风雨侵蚀过的砖,或许还散发着灰尘和潮湿背阴处青苔的霉味,但他们,抚砖痛哭,那是怎样的痛,怎样的悲哀啊!那应该是林徽因辞世不久前的事。
……
借愚人节的光,那个下午我过得很好。和故人相会,他们炽烈的爱和饱满的痛,使我的心如长上翅膀,在春天和煦的阳光里飞翔,即便是在完全不同的另一个世界。
原载:《现代家庭》2012/06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