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亲朋好友眼中,赵行德就是一个做白日梦的人。别人忙着工作、恋爱、结婚、买房时,他要去周游世界,还带着个足球,要让全世界人民都能领略他C罗般的球技。下一次再见到他的时候,他带着拍回来的视频说:“我已经在6大洲25个国家踢过球啦!”
有一天,当赵行德淡定地宣布:“我参加了一个太空计划。”在座的朋友没有一个人相信,觉得他可能又犯神经了。但赵行德没有吹牛。是的,地球显然已经不够他玩了。2013年12月,他出现在美国NASA太空训练营里,2015年,他要带着足球上太空。
“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赵行德用行动秒杀着别人的偏见。
踢球周游世界,
见证不同国家的足球文化
去全世界踢足球这件事,听着就很不靠谱。
出生在成都的赵行德是一名业余足球爱好者,他对自己球技相当自信,自称是“东单C罗”。大一,他拿下了全校足球冠军的那天,赵行德谈起中国足球在世界水平低下,感慨道,如果有朝一日,能到巴西踢球,见识一下业余足球界的世界顶级水平就好了。
别人以为他只是说说而已,却不知道“疯狂”的足球梦已在他心里扎了根。
毕业后,那些共同身经百战的精壮队友不是发福了,就是拖家带口不自由了,已经多年不踢一场球了,只有赵行德还在每年坚持踢40场,不断学习大罗小罗C罗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保持体力和体重。这一切的努力,只为了有朝一日去巴西的时候,能够和他们的业余球员一较高下。
2011年9月,已经是某IT公司高管的赵行德向老板递交了辞呈。同事们都以为他是要跳槽,没想到他只是带着一双足球鞋、一个2010年世界杯用球、一只打气筒就上路了,在周游世界的392天里,他总能找到城市里那些正在踢足球的人,死皮赖脸求加入,在6大洲25个国家切磋了球艺。在世界各地的业余球场上,这个成都人总能听见说着不同语言的人对他大叫“梅西”,除了阿根廷人。
走在路上,赵行德总要对比一下不同国家的足球文化。英国能踢球的场地实在太多了,坐两三站地铁就有一大片草地,随随便便就能找到地方踢。而在国内,大家踢球的热情很高涨,就是找不到地方踢球。
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贫民窟里的一场球,让赵行德深切体会到,与踢球的热情相比,场地条件并不重要。“想踢球?每周二去体育场旁的贫民窟找黑人麦克。”在某NGO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赵行德来到了一个由塑料布和烂木片围起来的“球场”,麦克是当地业余球队的小教练,对阵的一方穿着NGO组织援助的球衣、球鞋,挺像那么回事,但另一方则身着红黄蓝绿各色“烂衬衫”、“破口鞋”,“看着是真穷啊!”
赵行德穿着巴萨10号加入了“装备精良”的一队,但场地非常烂,全是坑坑洼洼的红土,球一落在地上就乱蹦,完全没法儿判断。球赛结束后,赵行德花了30元请所有“球员”喝水,“他们的水平比国内业余球员高,最起码踢球的态度很真诚,足球能让他们真正感到开心。比较起来,中国人算得上最不认真踢球的了。他们总觉得踢得过得去就行了,只要累了,就坐在原地不动,被抢断了,也就一副算了的表情。”
美国人踢球也很认真。赵行德在纽约踢过两场球,所有队员一旦带球被抢断,马上会进行反抢;不小心摔倒在地,没有任何犹豫就会起身追球;被对手突破,没有沮丧,马上积极补位。很难想象这只是一场业余球赛,他们的投入程度堪比第二天要交出漂亮计划而彻夜加班的人。其中一场比赛,一个某大学校队的女孩给赵行德留下了深刻印象,“18个人踢球,就她一个女孩,但在场上的速度、力量和技术绝不亚于我们,她比国内很多业余男球员踢得都漂亮。”赵行德不禁感叹:难怪美国的女权意识很强,足球是能反映出国家文化的。
在路上,同样更新的还有赵行德的世界观。他曾遇见一个韩国人,骑着摩托车一路横穿欧洲,他们在威尼斯聊天喝酒,随后分道扬镳,到了罗马,居然又遇见了。在肯尼亚,他和一对英国情侣玩在一起,短暂同行后告别,几个月后,在智利又重逢了。赵行德说:“在中国,大多数人如果周游世界,就会觉得自己很特别。但是,当你真正走出去,你会看到:这个世界怀揣梦想到处跑的人太多了,你根本就不独特。
和巴西职业球员踢一场,
梦想不再是笑话
2013年3月18日,是赵行德旅途记忆中最深刻的日子。他来到了梦想中的巴西里约,正好偶遇美洲俱乐部职业队和里约中学顶级球队进行练习赛,赵行德走到场边用一贯的口气说:“嗨!能不能加入你们啊?”
对方欣然应允,赵行德作为美洲队的替补上场。看着队员们场上精炼快速的配合,上场之前他还是有点紧张的。但是上场一触球,一切都轻松了。赵行德和巴西职业球员配合,意识技术速度全无问题,只有体能和力量稍差。上场25分钟,他打入2球,1次助攻,其中第一球是他和队友经过连续撞墙短传后,在禁区中路冲顶破门!他顿时有一种业余球员突然冲进世界杯的感觉。从没想过,自己作为没受过专业训练的中国业余球员,能跟得上巴西职业队的节奏!
比赛结束后,赵行德在日记里写道:“当你凭借自己不懈的努力,以业余身份却能和巴西职业球员比肩时,你知道这样的幸福感有多强烈吗?当别人总在抱怨现实比梦想残酷时,我却真切的感受到,如果你从未放弃,现实远比梦想美好。”
赵行德的背包里总是装着足球和三脚架,走到哪里都要拍段颠球视频。不久,同事和朋友们就在网上看见了那段3分钟的视频――英国巨石阵、印度泰姬陵、巴勒斯坦隔离墙、柬埔寨塔布隆寺、美国国会大厦、智利复活节岛石像等地标景点不停切换,唯有头发时长时短、衣服时多时少的赵行德,在卖力地颠着一个有些泛黄的足球,无论是肯尼亚的火烈鸟群、玻利维亚的日出、阿根廷街头的玛法达甚至南极洲的企鹅,都没能影响他的专注。
没人再把赵行德周游世界踢球的梦想当作一个笑话,因为他们做不到的事情,赵行德用行动一一证实了。但2013年年底一天,当赵行德漫不经心地对朋友说:“我参加了一个太空计划。”朋友忍不住了,你居然想到太空上去踢球?你什么时候才能正经一点呢?
获得“太空船票”,
带着足球去太空
赵行德还真的把去太空踢球当做了正经的事。当他出发周游世界的时候,他只是想去到世界的尽头。在南美的时候,赵行德看到了一个“凌仕太空行”的计划,想起了小时候顶着满头大汗找UFO的事,于是参加了,并且在网络投票中,成为中国区海选选出的三选手之一,另两位是明星韩庚和果壳网创始人姬十三。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