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FM的创始人是Marco,2011年他曾经带领团队创办了一个针对农民工交友的实名制网络社区,虽然这个社区受到很多农民工的好评,但两年下来,积累的用户人数才十几万。 Marco觉得也许是该考虑转向的时候了。
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过电影般从头捋了一遍自己这前三十年,把自己喜欢热爱的事情从心里掏出,搁在纸面上,然后再逐一划去。剩下的,就是他重新起程的事业,也是他内心真正热爱的东西——做一个集成网络电台的平台。
他想起小时候床头的那个收音机,传出来的声音是那么温暖、磁性,比文字更有想象空间,更有画面感。填充到他脑海中的文史知识、成语故事以及音乐知识都是从那台小小收音机中得到的。以至于毕业后,他一度选择去电台想试试能否当主播。1996年,他在珠海广播电台工作,那时候每天做完凌晨节目,骑着单车回家,特别快乐。但因为自身声音方面的条件,他始终没能成为一名主播。电台梦终结后,Marco投身互联网行业。
Marco相信,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没有他那样深厚的电台情结,但收听和被听的需求是一样的,前者满足的是孤独感的慰藉,后者满足的是表达欲。专业广播电台的那种技术和身份沟壑必将被互联网打破,进入网络2.0的平民化时代。“我们鼓励完全不懂电台的人成为真正的主播,即便他们的节目仅仅是为了给自己的小孩讲个故事。”
于是在2013年,Marco和团队把重心都移到荔枝FM这款APP的开发上来,他们要把录制节目、节目上传、节目收听和分享平台等专业电台的所有流程环节都集中到这款应用上。技术门槛大大降低之后,用户所要做的就是打开手机当主播,释放声音的魅力。
Marco刚开始向圈里的朋友推介这款新产品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怎么玩。录节目,多么严肃的事情呀!Marco就给他们打气:“随意就好,像平时说话一样,例如妈妈给孩子用粤语或上海话讲述的成语故事、小孩子读童话等等,真实而不做作。”荔枝FM这个声音制造的平台上并不欢迎广播腔,而欢迎吹水、跑题、脱口秀等一切形式的真实,在这里你会发现,并不是声音有磁性、升降乐恰到好处的完美才是好节目,录制一档节目其实并不难。
半年之后,Marco发现,让人人都可以当主播的梦竟然渐渐成真了。现在入驻荔枝的不仅有草根大众,也有专业的电台主持人和脱口秀明星。用户数也蹭到了百万以上,节目达到6000多个。
26岁那年,我当上了爸爸。第一个体验是,刚出生一个小时的孩子在怀里大哭不停,我们不知道他的意图,护士过来,看了一眼说他饿了。我们才知道原来孩子每两个小时要喝一次奶。
一个新生命的降生,其实带来了很多知识的需求。因为它们和你眼前的小宝宝息息相关,尽管在此之前你可能对它们闻所未闻。对我来说,它们可能是奶粉和水的比例关系、尿布的质地,甚至是滑膜炎。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对于爱钻研的男生来说,育儿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学习领域。当我们每天在公司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也构建一个“学习型家庭”?
固然,在和孩子的互动方面,男性天然缺乏一些耐心。特别是在孩子还不能很好地和爸爸进行思维、语言方面的互动的三岁以前阶段,爸爸们会在宝宝“无意义”的玩耍之间打哈欠。我们的时代正使我们的时间使用越来越功利化,“浪费时间”成为一种罪过,不经日积月累难有明显效果的孩子陪护,其实也在培养我们的耐心,让我们有机会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
我还记得儿子三岁的那一年,我经常陪他在小区附近的小运动场和其他一些孩子骑车。那个时候他还只能骑四轮的小自行车,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骑着两轮自行车风驰电掣,一会上坡一会下坡。我需要时不时盯着他,生怕他被其他孩子撞倒。
儿子4岁以后,爸爸的作用越来越大。特别是对男孩子,他开始想模仿爸爸的样子。读书、运动、所听的音乐、说话的语气、行为举止习惯等等,爸爸是一个模板。和越来越大的孩子有很多创造性的玩法。我在伦敦留学的时候,和他一起设计过“伦敦生活棋”,让他认识伦敦的各个地标,以及居住街区附近的超市、学校、公园。回国之后的这几年,新媒体的发展极其迅猛,隔一段时间就有新应用出来,也就带来了很多新玩法。比如最近流行起来的“荔枝FM”,其实是一个很方便家庭玩的电台。我和孩子就开设了一个“父子电台”,到现在不定期地已经录了五六期节目。
我觉得让孩子当主播,可以锻炼他的表达技能。我们还需要在录节目之前一起选择背景音乐,讨论脚本,互相出主意,也是一个民主协商的过程。在和孩子玩电台的过程中,我们的“学习型家庭”也建立起来了。
从所谓的科班毕业(传媒大学播音系),我一直立志做一个电视谐星。2010年通过历时半年的层层考试,我考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市之声FM101.8,开始了我的广播生涯。
作为广播电台的主持人,其实我也喜欢玩网络电台。之前很多播客软件都给我发过邀请,但都没有去用。理由很简单,我在等一个自由的应用软件。荔枝FM出现,让我找到了喜欢的平台,可以让人随时随地玩节目。
说来很巧,认识荔枝FM还是在广播电台做节目时,跟嘉宾心里辅导师简里里(荔枝FM【知识派对】主播)聊天,她说她在玩一个应用,推荐了荔枝FM给我,貌似她在荔枝的节目比我火。
在好奇心的怂恿下,我也入驻了荔枝,开通了自己的私人电台。电台有两个构成因素:音乐、语言。我就想弄简单点,但要有设计。介绍一首歌,听一段话,重温一段很好的歌词,把它们揉在一起,温暖而美好。毕竟如果上来就是大段的脱口秀,一是精力不能保证,二是听的人未必有这个耐心听完。
在荔枝FM做电台和在我们台里做节目完全是两回事。在荔枝,可以偷懒,可以撒娇啊,哈哈,更随意。最大的不同就是自由,互联网精神很重要啊。和听众的关系也很不一样,荔枝像谈恋爱,关注了就是拉手接吻了,就是确定关系了;而广播电台像相亲会,公园里永远都有相亲会,你来了找哪个相亲团很随机。所以在工作中我就正正经经地相亲,8小时之外我玩得更嗨,因为我的心已经飞到恋爱的平台上去了。
以前要录制一档网络电台节目,需要主播自己在家里搭建一个录音室,还要学会audition等音频剪辑软件来剪辑、配音、混音,并且需要找一个服务器存放节目,最后还得找到渠道去宣传自己的节目,而注册荔枝FM后,用一个App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1录制:打开荔枝FM,在首屏上点击“话筒”按钮进入录音界面后,便可以开始录制自己的电台节目,荔枝FM提供了最长60分钟的单个音频录制时间。录制完成后,还可以添加背景音乐,为自己的节目配乐。荔枝FM团队在混音和降噪上花费了很多时间做技术优化,来使移动端上的录音效果可以和以往专业麦克风录制再剪辑的效果相当。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