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不要安全感

  成功女艺人,50岁高龄,进军唱片界,变身摇滚女歌手——这则新闻的女主角,若是换成巩俐或者刘嘉玲,引起的轰动一定会是各种围观、吐槽、喝倒彩,而若是主人公的名字换成了“张曼玉”,就是截然相反的境况,唱片公司公布消息这一天,媒体网络影迷评论人欢呼一片,齐齐高盛赞:哇,果然真女神!

  众人惊讶与欢呼的背后,蕴藏着太多的复杂的涵义:一则张曼玉真有勇气,50岁玩摇滚,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摇滚的事;二则,唱片界如此不景气,她偏要逆水行舟,可敬可叹;三呢,闲云野鹤了这么多年,她终于要开始“扮演张曼玉”(去年担任金马奖的宣传大使时,张曼玉说自己的人生有三条命,第一条是演员张曼玉,另外两条是搞音乐和做剪辑)。

  张曼玉的人生,就是一首长长的摇滚乐,她自然,随性,倔强,爆发力强,我行我素。

  早些年一起拍戏的女艺人,比她貌美出众的自然有,林青霞或者王祖贤,哪一个不是倾国倾城艳压四座?但惟独张曼玉在这条路上走得足够远,足够久,最后是她成了华人女演员中最出色的那个,她的名字,即是标志,即是代言,即是仰望。

  她好像一直都不太需要安全感,或者说,没有那么渴求过。

  安全感这个诡异的东西,是一种奇怪的心理,就好像是普通人想要赚更多的钱来傍身,又或者单身女人一定要找个人嫁了家人才能放心一样(嫁的那个人到底是不是伤害她倒是没有那么在乎的);在演艺圈这样的势力场,女演员们更是狂热追求着安全感,因为太明白这个圈子的功利,红颜易老,机会一旦错过就不再有,所以她们大都早早给自己盘算好了,要么赚很多钱,要么嫁个有钱人,总之人人都在找一个“归宿”。

  所以,林青霞嫁了豪门,做人家的后妈尚且不算,多年来一直婚姻亮红灯还要忍气吞声苦撑门面;再譬如王祖贤,那些年一直徘徊在齐秦和富商之间,戏也没有拍多少,最后是黯然隐退,容颜被时光摧残得令人唏嘘……张曼玉呢?她好像总是随心所欲,总是顺着命运的河流漂流而下,没有企图抓住过什么,也就这么顺风顺水地接受了命运给与她的好与坏。

  经历了年轻时候搏命拍戏之后,遇到心心相印的王家卫,她不再像其他人那样急吼吼地接戏,她耐心地等,等再久都没关系,所以她曾一度是王家卫的御用女主角;她也愿意谈恋爱,遇到心动的男人,无论是设计师、发型师、建筑师还是地产商,她都会好认真地去谈情说爱,哪怕被骗走了所有身家,都没有让她从此就谨小慎微因噎废食。她1998年结婚到巴黎定居,几乎是抛弃了一切,名声,人脉,资源,人人都替她担心,因为很有可能她无法在法国建立起新的事业,而香港又把她遗忘了,她怎么回答呢?她说:“我只跟直觉走。” 四年的婚姻,最终以失败告终,那又怎样?她说这段婚姻让她“获得从未有过的体验,也找回了自我”,更何况他们两个人合作了一部《清洁》,她戴上了戛纳影后的桂冠。

  安全感是个很诡异的东西,你越是看重它,痴迷它,追求它,它越是小得可怜,怎么都抓不住。你若是无视它,不在乎它,它反而会在前方的某个角落等着你,始终陪伴着你——因为自己的内心已经生出了巨大的力量,这就是一种安全感,这就是张曼玉之后的路,她很少拍电影,偶尔出现在时尚场合,她不担心失去,不害怕尝试,更不吝惜为自己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探求更多的乐趣。

  就比如,进入音乐界,成为一个摇滚女歌手。

  她当然是要投入更多的金钱和时间的,最让众人担心的是,若是唱片出来没人买怎么办呢?万一失败了怎么办呢?——这在张曼玉这里好像都不是问题啊,她从小到大都酷爱音乐,偏爱朋克和哥特风的摇滚乐,甚至她在2012年的时尚杂志派对上,还曾经风情盎然地唱过一首自己创作的摇滚乐,白衣红帽举手投足摇滚范儿十足,艳惊四座。

  太多女人啊,过了30岁就惶惶不可终日了,电台的情感节目里,天天有人打电话:万一他外面有人我怎么办啊?!主持人当头一棒:你是不是没事可做,天天就琢磨着怎么把他拴住啊?!

  女人们可怜的安全感,似乎全部来自于那个不知道心思在哪里的男人身上,这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

  真正强大的女人啊,比如张曼玉,她并不是不要安全感,她自己就是安全感本身,她智慧,她坚强,她愿意尝试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她不怕付出与失败,这才是女神啊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