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剧购片人”的神秘生活

  中国每年拍摄完成的电视剧在两万集以上,而真正的“精品”却只有区区几十部。各电视台怎样才能从“漫漫黄沙”中快速挖掘出未来收视率极高的“金子”?2010年,“热播剧购片人”这一新鲜职业刚刚浮出水面……

  

  样片看得只想吐

  

  今年28岁的米琪是位漂亮的郑州女孩,原在北京一家文化传播公司工作,3年前被国内一家著名卫视“挖”走,担任购片人。

  本以为这活儿新鲜又轻松,一干起来她才大呼“上当了”。制作单位都很“狡猾”,有些电视剧的片花剪辑得精彩绝伦,但是剧集却很平庸,甚至很差。比如以前好多电视台播放过的《蓝色妖姬》就是血淋淋的教训,片花迷惑了好多购片人,结果平均收视率只有1.9。

  米琪的案头放着成摞的样片,她要做的,就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核,从中选出中意的电视剧,予以推荐。时间往往要求得很紧迫,因为好的剧集稍加耽搁就成了其他电视台的囊中物。

  每天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根本不够。要看完任务内的剧集,起码要12个小时以上。后来米琪想出一条捷径,对此颇为得意:只看第一集、结局和中间任意一集,只要开头吸引人,结局好看,转折自然,就能吸引观众。

  上司的话毫不客气:“别以为就你聪明,这办法早就有人用过。不灵!”行业规定是他们必须看完至少一半剧集。

  这是一种折磨,取舍和对比之间人总有自己的喜好,比如米琪喜欢略带喜剧色彩的都市剧,但她觉得枯燥的历史剧,很可能收视率会更好。

  “看片的时候,你的脑子得一直转着,”米琪这么形容自己的工作,“要分析电视剧的进度,故事节奏的合理性,要看故事情节有没有BUG(缺陷、漏洞),落不落俗套。”这样连续对比几个片子,脑子里电视剧的内容很容易被混淆,剧情都被搅到了一起,想起来就觉得头痛。

  米琪看电视剧看到吐过,不是比喻,是真的呕吐。她在入职半年后,每天都恐惧走进审片室,当电视剧的片头音乐响起,她就有冲过去砸掉电视的冲动。

  电视台每个时间段针对的顾客群体不同,选择播出的电视剧肯定也有差异。有一次,米琪买了一部戏说历史的剧集,很精彩耐看,目标观众是80后,她却建议放在晚上8点播出。可那个时间,年轻人大多都在外面逛街吃饭会朋友呢,所以收视率很不理想。上司大发雷霆,告诫她“不可再犯”。

  刚接触《士兵突击》时,因这部片子里没有特别显眼的明星,也没有情感纠葛,购片人都疑惑:该片的收视率能好吗?

  米琪为此忙碌了一周,几乎每天只睡3个小时。她在咖啡厅、酒吧、书店、图书馆进行调查,发现一些励志的成功学图书很有市场,而且购买群体从60后到80后都有。这证明,这个时代的人认可励志向上的东西,而且观众群体涵盖面很广泛。

  最后,正是米琪提交的那份购片报告,让她供职的电视台决定拿下这部电视剧。签订合同后,女孩一直捏着一把汗。一直到剧集播出后的第3天,收视率在8个点左右波动,勉强达标,她才舒了口气。但没有想到,从第4天起,收视率竟然一跃超过了12个百分点。

  这个昔日的“菜鸟”,如今在圈子里已经小有名气。米琪说,如果不能吃苦,根本干不了这一行!

  

  遇上好剧本就得“抢”

  

  入行4年,现任上海东方传媒影视剧中心采购部主任的陈菲,在业内素有“快刀手”之称。她告诉记者,在购片人眼里,值得购买的电视剧只有两类:一等剧、二等剧。前者每年只有十部左右,后者每年有四五十部。尤其一等剧就更成了购片人的必争之物。

  天天早上坐车上班时,她在看剧本;排队时,她在看剧本;晚上回家后,还是看剧本。剧本中暗含着成败的玄机,每一集的含金量和剧情的走向,躲在分集梗概中;写作才能和剧本成色,具体看完五集后就会有数。最要害的是,没人会等电视剧拍完了才出手,几乎95%以上的一等剧在剧本阶段就必须要尽快拿下。

  2009年上半年的一天,陈菲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对方来自尚品佳作影视文化公司,他们刚写完了《手机》剧本第一稿。有些懂市场的制作方通常会在这个阶段把第一稿给一线采购人看,在征求看法的同时也初步摸索买家。

  对《手机》项目,陈菲和其他采购经理早已经听说了。她曾看过《手机》小说,感到文学性较强,对现实社会有很多暗喻,改成电视剧本是很有挑战性的。拿到剧本后,陈菲意识到,这可能是一部需要紧密跟踪的一等剧。在为了紧跟往年潮流、博收视率而充满着大批苦情戏、谍战戏的电视剧行业,即使它的收视率比不上擅长“洒狗血”的通俗剧,也具备了让人回味引人思考的特质。

  她把剧本上报给了影视剧中心采编合议委员会,初步决定和北京卫视两家联手买下首轮播映权。

  《手机》出品人王钧专门从北京飞到上海,和陈菲以及一线采购经理聊剧本。陈菲他们对剧本提了一些诸如“加强情节抵触冲突提升可看性、处理好农村戏和城市戏配比及关系”的修正看法。

  没过多久,制作方说陈道明批准参加演出了。“有话题性了。”陈菲感到。又过了一阵,制作方说,王志文也落实了。“哎呦,厉害了,两大实力派男星多年没有出来演戏了,还是联手,令人期待。”陈菲愈发看好这个电视剧,再过了一阵,制作方又说范明、刘蓓、梅婷等演员都加盟了。这个阵容出来后,《手机》成为了采购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项目。

  这下换成陈菲追着给制作方打电话了。此时,制作方说,首轮播映权上海、北京两家是拿不下来了,但由于你们最早参与,可以确保你们在首轮播映队伍中。陈菲听了很无奈,这是首轮两家将变成四家的暗示,意味着收视率将被摊薄。但她也明白,在这个封闭而又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手握好剧的制作方需要平衡各种关系。最后决定就算首播是四家,也必须拿下。

  

  “夹缝”中拼出一片天

  

  2010年9月,李少红的新《红楼梦》袭来,该剧每集卖出200多万元,首轮只有北京和安徽两家卫视播出。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名不见经传的一家地面频道,却特殊授权安排在这两家卫视之前率先播出,这就是陆德敏所在的浙江教育科技频道。一时,他在业内成为“传奇”。

  “国内一些卫视台大多实力雄厚,可以拿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价格买一集电视剧,而地方电视台每集出价5万元就已经非常高了。想和卫视打价格战,肯定没戏,捡他们看走眼落到我们手上的,更是几率渺茫,地方台只能巧打公关牌,做到先人一步,出奇制胜。”陆德敏说。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