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水浒传》描写秀才造反的有两个人,王伦和吴用。他们的造反先后都失败。

  白衣秀士王伦领导造反,是梁山事业的创始人。但他自己没有武艺,智谋短缺。他自知这些弱点,所以妒才忌能。他的妒忌贤能,因为排斥林冲而暴露无遗,臭名远扬,连阮氏三雄也闻说此事,他们因此而打消了上山聚义的打算。

  当初林冲无处可以安身,身处绝境,赖柴进介绍,来到梁山。王伦接待林冲时傲慢无礼,更怕压不住他的才华而被夺权,甚至还公开疑忌林冲是否“来看虚实”,将他说成是官府派来卧底的奸细。金批说:“白衣秀士经济,每每如此。”白衣秀士,指读书不精,考不取功名的落第秀才。金批讥讽此类人的智能和胸襟就是如此短浅狭窄。林冲没有退路,只好听从王伦的无理要求,三天之内杀得一人,弄个“投名状”。后来与杨志恶斗,王伦见杨志的武艺与林冲一样高强,想将两人一起留下,让两人互作对头,互相掣肘,他可以平衡力量,从中得利。杨志不肯落草,王伦的如意算盘落空。当然,即使杨志留下,王伦的阴谋也不一定能得逞。

  最可笑的是王伦不懂如何掌权,如何培育和经营骨干队伍、团结和使用人才,所以手下没有强将,更无贴心之人。当林冲尖刀相逼之时,王伦疾呼:“我的心腹都在哪里?”结果无人敢于和能够相救。金批嘲笑说:“活秀才。”

  有的人同情王伦,说王伦没有大的罪恶,不该遭到杀害。殊不知强盗窝里没有温良恭俭让的儒家道德传统,没有公正公平(费厄泼赖)的竞争体系,有的是你死我活的勾心斗角。梁山义军要好一些,但大体还有这些遗风,只要看吴用逼降秦明的残酷手段,晁盖临死的誓言:为他报仇成功的才可继任山寨领袖,即可知。这次不杀王伦,焉知王伦以后不会使用阴谋或邪恶手段报复林冲,或寻找机会反过来夺权?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