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持续上涨。于是,有些人开始囤积油、糖和大米,也有些人开始关注打折促销的食品。这些做法会让我们经济上更合算吗?
显然这些人还不知道,身体需要什么?它需要食品中的营养和保健成分。它需要的是天然的食品原料,不是用糖、盐、脂肪、糊精、香精、增味剂等攒出来的食品。有些食品一辈子不吃对身体更有好处,比如糖果、甜饮料、奶茶、饼干、蛋糕、甜点心、油炸食品、休闲小零食等。
营养专家反对人们多吃的食品,几乎都是这种价高而质差的食品。如果少吃点这类食物,食品方面的花销自然就会降低,膳食的营养质量也会大大地提高。
所以,人们在抱怨食品价格上涨的时候,不妨采取以下多种措施来减少食品方面的支出:
1.少买可乐、奶茶和其他市售甜饮料,多喝茶水、白开水,不仅健康还预防肥胖。
2.不吃休闲食品和加工零食。哪怕打折促销的也不买,因为买得越多就越吃亏。
3.不买饼干、蛋糕、蛋挞之类的西式点心,正好远离反式脂肪酸。
4.少下一次馆子,全家就省去少则几十元多则两三百元的花销。
5.把早餐面包换成烤馒头片,反式脂肪酸没了,糖没了,热量也更低了。
6.把各种速冻食品和加工主食省去,自己在家包饺子、做煎饼、煮八宝粥,吃起来味道更好。
7.把香肠、火腿之类的加工肉食品换成鲜肉、鸡蛋和豆制品,不仅减少亚硝酸盐、盐分、饱和脂肪等的摄入,还能增加维生素和钙。
8.把各种乳酸饮料和果料酸奶换成纯牛奶,买个酸奶器自己发酵做酸奶,能省下2/3的钱,而且能吃到更多的活乳酸菌。
9.把生日蛋糕换成长寿面,既有文化又吉祥喜庆,也远离了糖和反式脂肪酸。
10.做菜少放点油,不吃油炸类食物,多做炖煮类菜肴,既减少致癌物,还预防肥胖。
其实,健康又省钱的窍门是无限的,大家可以继续补充。采取这些措施之后,把省下来的钱多买些绿叶蔬菜、粗粮薯类、新鲜水果,膳食营养供应就能上一个台阶。
虽然国内国际大势咱老百姓扛不住,但思路决定出路,无可奈何的坏事也能够变成尽在掌握的好事。但愿物价上涨时,大家都能如此积极应对,吃得更新鲜天然、更低脂低糖,得到更多营养和保健成分,坚决用健康生活方式打败通胀。
编辑/平湖秋月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