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位要保持形象,不少人就把火气撒在家人或公交地铁里,就像金凯利参演的《好好先生》中的好好先生,在家外温文尔雅,在家里颐指气使,这种好好先生负面情绪更易积累。
同一个人,在家里家外表现得反差很大,甚至有些戏剧化,这种无厘头的“变脸”,虽然是特定压力转移发泄的防御机制,也极容易引发矛盾。
在特定社会场合下,人们受到社会规则、单位规章制度以及交往“潜规律”的限制和影响,不愿或者不能够将自己真实的想法、情感和行为表现出来,于是采取一种“压抑”的心理防御机制来掩饰、包装和修饰自己,就像常说的“做好人”。在与人交往时,虽然未必认同周边的人,甚至很反感某些人的行为习惯,但出于自身利益、人情世故的考虑,掩饰自己,尽量表现出友善和宽容的态度。如果一味委曲求全,内心就会积压大量的负性情绪。
负性情绪不及时疏导和宣泄,会导致心理障碍的发生。为了避免,人们在潜意识里会采取一种“转移”的心理防御机制,找个途径将负性情绪宣泄出去,家庭成员或不相干的路人就是首选。虽然解决了自己情绪的不快,却给家人或路人带去了困惑和不安,也不合适。
这些好好先生的苦恼或许源于小时候父母关注过少。在潜意识里面,从小有个信念,即必须做好每一件事,博得每一个人的喜欢,才能证明自己对别人是有用的。在这种信念的引导下,人格面貌总是想讨得别人的喜欢和赞美,在单位里表现出异常的努力。对此,要接纳自己的缺陷、不刻意放大这种缺陷,在单位或特定的社交场合,对于不喜欢的人或事情,要勇敢地说“不”,学会拒绝。
同时,对不同场合下的角色行为和情绪体验要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在工作中,你要按社会现实赋予的角色工作,这样,受到上司的埋怨、同事之间的竞争时,会理性地面对解决,不会产生情绪障碍。
据《健康时报》
编辑/王翠萍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